2010年初,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唐连章来到北京,在三天时间内走访了六家IT公司总部,他迫切希望找到破解他们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的答案,一方面可以打消审核专家的质疑,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确保广州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高起点建设数字校园
广州大学是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2004年至2005年,各校区相继搬到了新建成的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整体搬迁进入大学成之后,进行了校园网络的一期和二期建设,在基础建设方面已经建成了设备先进的硬件平台,高性能思科6513万兆核心交换,万兆骨干,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快速以太网。
校园的信息点达4万多个,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网络信息点覆盖率达百分百,无线网络覆盖全校,' 互联网出口有300兆光纤接教科网、800兆宽带接' 电信公网。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广州大学原来独立建设的应用系统越来越难以适应综合应用的需要,而且随着校园网上的用户和信息的急剧增多,迫切需要统一的信息管理,为校内各部门和人员提供集成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
为提高学校未来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加速学校推进高水平有特色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进程,广州大学于2009年初启动了校园信息化建设。“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将此作为与本科评估同等重要的地位。”唐连章告诉记者。
在信息化建设伊始,广州大学就制订了明确的目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管理理念,在先进、高性能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之上,构建先进、开放的数字校园应用支撑平台,开发和整合网络基础应用系统、电子校务系统、教学服务系统以及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多层次应用。实现学校信息化应用、资源及服务的高度整合,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生活提供先进、完善的数字化平台,最终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数字校园建设遭遇瓶颈
在明确的思路指引下,广州的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在2009年开始了大跨步的前进。据唐连章主任介绍,“我们首先建了一个平台,在这里面我们建了一 个统一的身份证认证平台和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构架,所有的应用必须在统一的规范下面来做,避免出现孤立的系统应用。”在 这样的前提下,陆续建立了OA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迎新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
在接下来的规划建设中,唐连章和他的团队遇到了困扰。之前的应用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部署在2009年初购买的14台刀片服务器上。这些服务器远 远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运营系统的需求。2010年数字校园二期项目规划中,把这个问题成了讨论的焦点:是否购买更多的服务器来满足新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就 是服务器数量增加带来的管理成本的上升。
唐连章认为,当前高校信息化现状就是数据中心大多数是以服务器(小型机或刀片服务器)和SAN存储连接方式为基础,一个应用系统部署在几个服务 器上(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小型机或多组刀片来实现多个应用的部署。主要存在高投入、难管理、低效率、高能耗、低可用等方面的问题。
“数字校园的应用系统动辄就有几十个(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办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研究生管理等等),应用 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服务器来支撑,因此必须有较大的建设资金投入。”唐连章告诉记者,“为了解决硬件单点故障的风险,关键应用系统通常采用主、备服务器 来支持,这就需要更多的服务器资源,资金投入也就更多。”唐连章告诉记者:“在系统建成后,由于数字校园中每个系统需要多台服务器资源来支持,但实际使用 中,有些应用系统一天可能只有少数人使用,使用的次数也很少;另外,这些应用系统的使用模式也非常有规律,如大部分用户的使用和访问集中在上班时间。特别 是非正常上班时间(晚上、节假日)利用率更低。在这些时间内,只有少数人偶尔使用OA系统、邮件系统、课程资源系统等,大量的业务系统实际上处于空闲状 态,资源利用率不超过5%,但支持这些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所有资源需要不间断工作。”
基于这些客观问题,唐连章想到的“云计算”。如果采用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在非正常上班时间只需20台服务器可以支撑整个系统,就单服务器运 行能耗(不含冷却、照明等配套能耗)这一项每年可节省用电286400千瓦小时。由此计算,使用云计算方案,系统每年可以节省约53%的能耗,即每年可以 节省53万千瓦时的电量(含冷却、照明等配套能耗)。
作为广州市属院校,广州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经费都是由财政支付的,项目规划要通过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 科技局领专家组的审核。“云计算”的想法在专家看来“太超前”而被否决。
为了说服专家组的领导,唐连章选择北上需求答案。
云计算破解难题
2010年元月,唐连章走访了包括戴尔、IBM在内的六家IT公司总部,提出自己的需求,听取对方的意见。2010年4月,唐连章在广州大学组 织了一场云计算的论证会,并搭建了相关平台进行测试。各家 IT厂商都带着自己的产品进行部署和测试。在此基础上,广州大学云计算项目招标文件才正式成文,多名技术专家参与其中,最终戴尔公司的云计算平台脱颖而 出。唐连章说:“选择戴尔的理由就是六个字:异构、简单、适用。”
目前,广州大学二十几个系统已经部署在戴尔搭建的云计算平台上。广州大学25个学院的门户系统也都构建在云计算平台上,实现了门户系统的统一管理,每一个登录点都可以进行管理。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另一方面提高的管理的效率。
云平台以后,解决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建设云计算平台的原则是集约化、共享、动态。首先是整合计算机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透视降低复杂性,实现计算机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共享;提高IT生产力,如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特别是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与其他高校以高性能计算为起点搭建云计算平台不同,广州大学以教学管理和学校管理为切入点,以构建数字校园为目标,并且在一年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州大学云计算平台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如何通过提供通过虚拟计算资源,为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