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target='_blank' >刘俊佑
乡土、乡情、乡俗、乡味、乡思、乡愁……每当夜深人静时,所有这些跟家乡故土有关的字眼总会不经意间浮现在袁久成的脑海,用他的话说,那是一种流淌在自己血液中的陕西情结。
袁久成是陕西特色面食总汇的负责人,作为一家餐厅老板,在新疆打拼的20多年里,从最初租来的几间小橱窗,到现在装修一新的百十平方米的饭馆,其间,他在工地上当过小工,在餐厅打过零工,风风雨雨,历经酸甜苦辣,他在创业路上给人们的启示就是,看准了的事就干。
袁久成的老家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了高中,但家里没钱,他开始走向社会。走向社会容易,没有一技之长却很难生存,袁久成只好靠父母生活。一天,听亲戚说,新疆那边好挣钱,干小工一天能挣五六元钱。袁久成有点心动,相比之下,当时,在老家干小工一天也就赚一两元钱。袁久成决定到新疆闯荡一番。起初家里人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是因为袁久成太小了,才17岁,家里人不放心。
做通家里人的思想工作后,袁久成只身来到了新疆,那一年是1989年。“那时候新疆的冬天真冷啊,雪多,人少,家家户户门前几乎都堆着大大小小的雪堆,路边开餐厅的没几家。街面上感觉冷冷清清的。”说起刚来新疆时的印象,袁久成没有太多记忆。他说,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在工地当小工没多久,就转行了。转行是因为袁久成看到了更好的挣钱门道——卖肉夹馍。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乌鲁木齐,餐饮企业并不多,经营的多数是清真餐饮,来自内地的小吃更是凤毛麟角。袁久成用手头有限的积蓄,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小西门卖起了肉夹馍。在七八平方米的小橱窗里,袁久成雇了两三名员工。独特正宗的味道,加上有利的地理位置,他的肉夹馍一开张就特别火。袁久成回忆说,那时候一个肉夹馍的价格不到一元钱,一个饼子才卖两三角钱,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能挣4000元,这在20多年前可不是小数目。让袁久成自豪的是,那个时候,肉夹馍的生意很不错,小橱窗外常常有客人排着长队,连外国人都来吃,他们很喜欢这种吃法,感觉有点像汉堡包。
肉夹馍的生意一直在持续着。1995年,袁久成对他的肉夹馍店改变了经营思路,扩大经营种类,新增加擀面皮等陕西特色小吃。那段时期,擀面皮在乌鲁木齐刚刚兴起,很多顾客对擀面皮的态度由好奇变为喜欢,慢慢地,顾客多了。袁久成不得不换了更大一些的沿街门面,地点依然是在小西门附近,这时候,他已经拥有三四个门面,还有了自己的擀面皮加工厂,雇了60名员工,除了自己的门面,周边一些擀面皮店也都来他那里进货,在当时的乌鲁木齐餐饮界,袁久成小有名气。
2001年,小西门周边因为改扩建,很多门面都被拆掉了,袁久成的门面也在其中。他只好重新选地方,多方比较后,袁久成在西北路附近找到了理想的经营场地,这一次的搬迁,也让袁久成看到了新疆餐饮业多元化发展的空间,他觉得新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也多,但专门经营陕西特色风味小吃的餐厅并不多,他再一次调整了发展定位:专做以陕西风味为主的面食。
这些年来,袁久成经营的陕西风味的面食,连员工都是从老家请来的,厨师长刘福明就和袁久成是同村人,他觉得家乡人做的家乡饭一定能吸引更多的食客,这样不但提升了小吃的特色,还能保证食物的品质。
为了让陕西风味更正宗,袁久成每年都会去西安,向当地的一些老字号餐厅饭馆负责人取经学习,在他看来,社会在与时俱进,知识更新也要与时俱进,现在,他除了负责餐厅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以外,还在不断充电,有时也带领着员工一起去参加一些培训班。袁久成说,现在的社会,不学习不行,没有文化知识更不行。
袁久成举了个例子:这两年在新疆,走到哪都能听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他就在心里琢磨,他的餐厅除了正宗的风味美食,还能不能增添一些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呢?说干就干,他一边重新装修餐厅,在墙面装饰了不少陕西民俗文化的贴画,一边去工商部门,想着给餐厅起个有文化品位的名字,没想到,等他这么办的时候,袁氏饭馆、袁记饭馆、袁老大、袁老二等都已被注册了,没办法,他只好以自己的名字重新注册。
从一个街边的橱窗做起,到拥有了乌鲁木齐市一家小有名气的餐厅,除了时机外,还有袁久成自身的努力。当数不清的特色餐饮在时代大潮中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袁久成的陕西特色美食凭借着自身的坚持,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下一步,他想再扩大规模,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带领家乡更多的兄弟姐妹搞一些陕西风味的餐饮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