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4日讯(记者 曹曦)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责任重于山。突出抓好民生大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2011年,省本级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115.6亿元,政府工作报告列举了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26件实事,这让出席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代表们倍感亲切,政府倾心、倾情、倾力要把民生搞上去,把百姓心里想的、身边要办的事都想到了、想全了,顺应全省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真正让百姓感到安心、舒心、暖心。
2011年,不能“让价格飞”【民生实例】民以食为天。“菜价降了,不像以前那么贵了,菜品品种也更丰富了。”在哈尔滨南岗区一家菜市场买菜的王女士说。入冬以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调味料、蔬菜、食用油等价格着实有点贵,但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稳定消费价格水平保障群众生活措施相继出台并发挥作用,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依旧物品充实、价格稳定。
【报告检索】“抓好"稳价保供"工作”认真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从今年开始新建蔬菜温室大棚12万栋,全省蔬菜面积发展到650万亩,缓解我省冬季蔬菜过度依赖外地的局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食品。
【建言建议】张贤超代表说,政府要强化调控手段,确保粮油、蔬菜等食品充足供应。应严格落实有关政策,降低流通成本,兑现各种价格补贴。要履行好物价监管责任,严厉打击违法涨价行为,全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证重要商品供应、储备和流通,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稳定价格秩序,让人民满意。刘国庆代表说,建议省政府在城市周边要建设同城市人口规模相适应的蔬菜基地、农副产品基地,发展地产菜品,缓解冬季蔬菜依赖外地的现状。高广生代表说,要加快省食品安全条例的立法工作,对食品从生产、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到进出口各个环节严格监管,建立起我省现代化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要加大源头管理力度,从消除食品源头污染和建立农产品种养安全屏障入手,实施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实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和质量追究制度,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流通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2011年,决不“让困难飞”【民生实例】孩子刚刚挤进幼儿园的王女士,现在说起哈尔滨入园难的话题还显得心有余悸。她说,去年8月份,托门子、找关系、整宿排队报名,使出了浑身解数,总算给孩子安排进了离家不远的一所公办幼儿园。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哈尔滨市学前教育学位(学习位置)缺口约8万个,约占3至5周岁学前儿童总数的一半,其中城市约3.7万,农村约4.3万(含在不合格园就学的4万幼儿)。
【报告检索】
“解决好就业难问题。”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0万人;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加大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力度,推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力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0万人。
“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非基本药物价格合理下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水平由120元提高到2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城乡参保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鼓励和引导省、市级医疗与县区医院联网,实施网络远程会诊,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解决好入园难问题。”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按照三年建设1200所公办园的目标,今年完成450所公办幼儿园任务。“解决好养老难问题。”全省机构养老床位达到老年人总数的2%左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全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城市社区达到60%,每个中心乡镇至少建立1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
“解决好住房难问题”。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廉租房建设,10%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投资507亿元,改造各类棚户区43.93万户、4265万平方米。全年投资153亿元,改造农村泥草房22万户、1820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15.28万套。力争提前一至两年,完成“三棚一草”改造任务。
“解决好城乡居民出行难问题”。建设农村公路4000公里;抓好城市背街巷道升级改造;新增长途客运、城市公交、旅游客运车1500辆、城市出租车4000辆,建设出租车服务站;支持中心城市机械化清雪工作。
【建言建议】刘静霞代表说,要注重少数民族幼儿园建设,在民族自治县、乡、村和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兴建民族幼儿园,政府应给予特殊扶持政策,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均衡、公平发展。田文媛代表说,日益频繁的医疗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我省应尽快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公平处理医疗纠纷,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消减医患矛盾。庄严代表说,“毕业即失业”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局面的一个真实写照,这不仅是就业岗位少的问题,也是用人机制的问题。政府要研究制定留优去劣机制,对已就业人员进行清理,清退不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员,给大学毕业生留出就业空间,形成合理竞争。张绍骥代表说,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行业标准,拓宽经济支持渠道,实现灵活、多样化经营,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城乡各族人民老有所养。刘文波代表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是要抓好棚户区改造工作,要着力解决好地方财力和融资能力有限的问题,要明确供电工程收费执行标准,解决好供电工程问题。
2011年,一定“让保障飞”【民生实例】“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是在一些农村地方垃圾处理中的真实画面。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日益加快,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伴随之而来的是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不仅严重威胁着我省的水系安全,影响到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供水的质量,而且引起黑龙江省耕地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影响到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化肥尤其是氮肥以及农膜的大量使用农药的泛滥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了畜禽粪便的排放、处理和污染问题,使得周边的河流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农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和废水量的日益增多是农村面源污染主要原因。
【报告检索】
“抓好社会保障”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5元和12元;提高儿童福利机构供养及社会散居孤儿生活补助标准;解决特殊群体社会保障问题。
“抓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继续开展“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坚持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新建绿地1万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推进“三供两治”建设,投资139亿元,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65万吨,供热面积3300万平方米,燃气用户20万户。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75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8000吨。
“抓好社会稳定”投入1000万元,完成国有重点煤矿实施的104项瓦斯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建成1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救援基地,提高煤矿等高危行业的救援能力;加强“平安龙江”建设,及时有效处理各类信访案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建言建议】贾君代表说,在治理环境污染上,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新上项目要有选择性,企业生产设备与环保设备要同时到位,要加大对水域、大气、噪音等污染的监控和综合整治,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董配永代表说,解决农村污染要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道路,不能只做简单的垃圾转移。政府应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适当倾斜和支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张柏林代表说,边防建设是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探索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统一融合,经济布局与国防布局的统一融合,实现军地双赢、协调发展。要重视关注公共安全问题,把公共安全问题贯穿各项建设始终。李亚兰代表说,应当完善对涉诉信访案件调解机制,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平安龙江”,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