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名人”的第一步是在' 互联网上寻找15位追随者,然后是建立并维护人脉,加强社区合作……直到有一天,你的某项特殊才能出现在某位名人的' 博客中,那么,恭喜你,你红了!
陆维止
随着上周金球奖的落幕,2011年好莱坞颁奖季渐入高潮。八卦江湖历来是群雄逐鹿之地,传统的报刊杂志固然能保声威不坠,博客网志的高速崛起亦令人瞩目。互联网正悄然改变大众与名人之间的关系。
网络时代,谁是名人?
“八卦一直存在”——只不过是用金球奖新晋影后娜塔莉·波特曼代替最新一期选秀节目《未知因素》的被淘汰选手罢了,Heat杂志的主编塞缪尔·平尼如是说。
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网络媒体的兴起却令八卦的载体悄然发生改变。只需在谷歌搜索栏中键入“娜塔莉·波特曼”或“未知因素”,你就会得到无数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相关链接。当然,互联网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海量信息的高速传播,更重要的是,它正逐渐扭转媒体与大众之间的关系。用平尼的话来说:“决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跻身名流之列的权力不再专属于一小撮精英分子,而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向大众转移。”
根据《名人文化读本》的作者、社会学家P·大卫·马歇尔的说法,一直以来,造星运动背后的媒体运作都是高度结构化的,15年前的粉丝们几乎是人手一份经销店花名册。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遍及全球的免费出版社平台与无孔不入的长焦镜头已成功地打破了这个高壁垒行业的平衡。
原因很简单,网络的运作无需娱乐行业的许可。新一代粉丝几乎是人手一部可接收无线信号的智能手机。对名人来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要危险。譬如,乔治·克鲁尼过去有可能遭遇的最坏情况是:小贩们在日落大道向一群陌生人兜售他的比佛利山别墅地图,然而如今,粉丝们可以通过高倍放大的谷歌地图查看别墅的每一处构造,或在justspotted.com公布克鲁尼的最新行踪。更重要的是,网络民意对明星人气的影响力正愈来愈强。有时候,一位明星的生命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网络工作室打造的“八卦故事”,一旦前者表现出过气的迹象,下一秒就会被网络推手们彻底抛弃。
身不由己的网络名人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大众与偶像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使得“造星”的权力从传统娱乐行业向普罗大众转移。无论是在自我宣传、技术手段、定点跟踪还是在媒体安插方面,网民们都完全有能力向传统工作室叫板。
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研究员大卫·温伯格认为,打造“名人”的第一步是在互联网上寻找15位追随者,然后是建立并维护人脉,加强社区合作……直到有一天,你的某项特殊才能出现在某位名人的博客中,那么,恭喜你,你红了!
不过,网络人气总是难以捉摸,瞬息万变,有时声势逼人,有时仅是昙花一现,有时则近乎荒诞。譬如连自己都没弄清状况就爆红网络的考文垂大学生斯蒂芬·霍尔姆斯,起因仅为他是美国饶舌歌手、唱片制作人坎耶·欧马立·韦斯特2010年夏季唯一的Twitter关注对象;或者你可以像加拿大魁北克省高中生古斯林·拉扎一样自拍并上传恶搞星战' 视频,享受一下在全球9亿多人面前露脸的快感。当然,你最好不要忘记一炮而红的可能后果:蜂拥而至的狗仔队以及东躲西藏的隐居生活。
对于那些做着明星梦的人来说,互联网几乎相当于一张空白支票。然而,网络名人永远都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的“二等明星”。就像富于恶搞精神的古斯林·拉扎永远不会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一样。不过,维持不坠的圈内知名度、客串超市开业典礼的小红包也聊以自慰。更何况,从一些奥斯卡奖候选人的职业轨迹来看,两者的结局或许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