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2014年的理财之路,市民小徐用三个字来形容—挺折腾。
“为什么这样说呢?像是打了一场混战。”小徐说,以往,年轻人买点基金做些股票 ,中老年女性市民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转战于股市的大多数是家庭顶梁柱的男性市民。而在2014年,这个“常规”似乎被打破,80后的自己就是一个典型。
记者黄培红/文
解读
互联网金融 年轻人是主力军
“从居民个人储蓄存款数据上来看,这一年我省老百姓手上的资金流动是一个起伏不小的波浪线。”省内某国有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这与老百姓理财观念的转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多数人不再死守银行存款,积极进行理财。
在2014年,给市民留下深刻印象的' 互联网金融,以低门槛、高收益的优势吸引着老百姓手头上的闲散资金,80后、90后这批年轻人是主力军。同时,也因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倒逼各银行在理财产品的设计上进行创新。而下半年股市异常火爆的局面,也让资本市场拉走了部分居民手中的存款。
“哪里有利就往哪里走。”这位负责任人用这句话概括了这一年里,老百姓手中资金的大致流向。
中部省份后发优势凸显
尽管全省个人储蓄存款波动不小,但全省存款余额年终登上21754.9亿元的历史最高位。存款增速居全国第九。
“存款增速减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一些政策的出台挤掉存款中一些非正常增长部分,股市、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等对存款形成了分流等等。”据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周积云介绍,这些现象并非江西独有,我省存款增速的排位甚至比2013年前进两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我省总体经济好于全国,中部省份后发优势凸显。
百姓存款还显不足
从总体数据上来看,全省存款总量在2月份首次突破2万亿,但回归到生活中来看,受经济环境疲软的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主、个人经营户等,这一年的生意并不好做。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未有增加,尽管物价有所回落等,但商场的购买力并没有出现增长,说明老百姓的存款还显不足。点击看大图金融" border=1 align=middle>年初:“进军”互联网金融原来,投资市场的一些变化,影响着小徐这一年的投资之路。“变化其实是起源于2013年年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络金融呼啸而来,让很多人抵挡不住诱惑。”同事、朋友们见面就问“今天收益有多少”,于是在2014年1月底转战余额宝了。2月初春节几天假期里,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余额宝发了多少“红包”,而每天7%左右的收益率让这个新年过得更是笑逐颜开。
“把资金"理"到淋漓尽致的时候,身边的现金只有500元左右,工资、奖金只要到手就转到了余额宝。”小徐说,终于攒到了6万元,每天看着11元、10.86元、10.9元……这些数字,心里有底—年化收益率一直持续在6.5%左右。
年中:稳妥起见让资金回归银行
四五月份,随着百度百发、p2p网贷平台、微信理财等互联网金融的渗透,这些产品的收益逐渐回归理性。破6、破5,之后又流传最终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收益率会在4%—5%之间。这让一头扎进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小徐纠结不已。他说,特别是在6月底时,应该是受年中考核的影响,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开始反超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也就在这时,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隐患问题被大家热谈。”收益不再具有优势、资金安全看似得不到保障,犹豫多日之后,小徐还是在手机上按下了“资金转出”键,选择了一款期限循环的银行理财产品,每半个月入账115—120元的收益。
年末:耐不住寂寞转战股市
“我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每个周期的收益率都在4.5%到5.2%之间,也是心满意足了。”但是这满足也没有持续多久。小徐说,进入四季度看着身边的同事、朋友们在股市里赚钱了,自己也开始不安分。
“尤其是我一支被套了4年之久的股票 也赚钱了,一直宣称只要解套就不再' 炒股的我,还是耐不住寂寞。”小徐说,先是一个个板块轮动着涨,后来涨停个股出现得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股票 连续涨停,解套的资金又“杀”回了股市,到期的理财产品也逐渐流入股市。
他说,至今,这些资金还是股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