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
金融网 ·"
金融超市 · 正文
陆家嘴的沉默与喧嚣:避谈股市 热议科技
金融与普惠
金融
2016-06-14 10:50 腾讯
财经 周纯 1
摘要毋庸置疑,科技
金融在业务模式、服务理念、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为中国
金融体系的系统化、普惠化增添了很多新元素,打破传统
金融的垄断,给用户带来了绝佳的体验。

金融与普惠
金融" />
腾讯
财经讯 (周纯)没有了股市话题的2016陆家嘴
金融论坛,失去了去年股灾时的喧嚣与热闹,一些重要嘉宾的缺席也让今年的论坛稍显冷清。大家“心照不宣”地避开股市,讨论起了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
金融(Fintech)等话题。
一行三会“一把手”中,仅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作为轮值主席出席本届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详解12万亿的保险业如何做供给侧改革。其余部委均由副手参加,其中,刚刚履新
央行副行长的张涛,重点提到了互联网
金融的监管话题;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则告诫
上市公司要“老老实实做好主业”;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通篇聚焦普惠
金融。
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悲观
2015年世界
经济增速为过去6年来最低,在一场以“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与宏观政策协调”为主题的讨论中,中外
经济学家的态度显然不太乐观。
国家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从2007年开始,
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有了八年,但到目前为止,
全球经济仍然面临弱复苏、低增长、通货紧缩、高失业和高负债的状况,
全球经济进入了长期停滞。
从国际组织的预测来看,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4月份,将
全球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测,都作了下调;5月,欧盟委员会对欧盟地区的
经济增长预测,也下调了0.1个百分点;6月,世界
银行新一期
全球经济展望把
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从1月份的2.9%调降至2.4%。
在当前
经济增长乏力、弱势难改、流动性积累达到很高水平的环境下,交通
银行首席
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发达国家和发达
经济体
货币政策的合理协调,至关重要,美国
加息的理由并不充分,日本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对实体
经济并不见得能有积极的推动。
彭博
全球首席
经济学家、
全球经济研究负责人Michael 则认为,不同国家的环境决定了
货币政策,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体系,他还援引彭博的预测称,
美联储还会在今年7月份和12月份有两次
加息,主要是受美国大选的影响。
全球经济除了要在供给侧、实体
经济层面进行改革之外,李杨还强调
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尤为重要,其要点包括维护
全球汇率稳定;继续推进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改善;改善国际主权
债务的重组体系,维护
债务的可持续性;研究监督和管理跨境
资本的流动;完善
全球的
金融安全网;人民币加入SDR如何发挥作用。
全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
被视为中国
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供给侧改革,成为今年陆家嘴
金融论坛的关键词之一。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提到,评价这八年来的宏观
经济政策可以看到,
全球宽松的
货币政策,防止了更大的
经济衰退,但没能有效提升
经济增长。“如果总需求管理走到尽头,往另外一个方向张望,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而要想在供给侧发力,就要提高劳动全要素生产率,依靠技术进步。
项俊波以“四个着力”来概括保险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即着力优化保险供给、着力完善
金融市场体系、着力补齐社会保障的短板,以及着力增强社会托底水平。
张涛则以
金融体制改革为切口,指出其在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在他看来,
金融体制改革,需要通过丰富
金融机构体系、健全
金融市场体系、完善
金融治理体系,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加和完善
金融供给,提高
金融服务质量和供给的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
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点像中医,既要稳定
经济,也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人大
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
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认为,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去掉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
具体到
金融领域,在供给侧改革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
银行债务重组、
金融产品违约的问题。在吴晓灵看来,此时需要消除多余
货币来重新匹配信贷资源、信用资源。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
债务重组,打破刚性兑付,消除无效的
货币,为高效的
金融供给提供条件。
科技
金融“双刃剑”
尽管今年的陆家嘴论坛整体略显冷清,但两场以互联网
金融、普惠
金融为主题的夜话专场,依旧火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
金融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态势。
毋庸置疑,科技
金融在业务模式、服务理念、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为中国
金融体系的系统化、普惠化增添了很多新元素,打破传统
金融的垄断,给用户带来了绝佳的体验。
不过,在香港
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首席中国
经济学家巴曙松看来,科技
金融的兴起,会让整个
市场的波动变得非常频繁。原来
金融机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会被竞争稀释掉盈
利空间。但Fintech领域的产品、企业等迭代非常快,很快把
利润空间挤压掉。因此,
金融机构会越来越依赖Fintech,这也使得整个
市场资金的流动越来越集中在这一小部分。
乐视
金融总裁王永利提到,互联网
金融的本质是
金融,
金融有两个基本的职能:一是将社会闲置的资源,按照当事人约定的条件,交给需要的人,同时创造更大的价值;二,因为是有条件的转让,会有存续期,也会马上伴随着信用
风险问题。
以互联网
金融“主力”之一的P2P网络借贷为例,目前全国有超过4000家平台,其中问题平台数量约占三分之一。在中国互联网
金融协会会长、原
央行副行长李东荣看来,一些平台披着互联网
金融的外衣,鱼龙混杂,把
市场搞乱了。“现在的方法是,把披着互联网
金融外衣的平台去除掉。”
作为互联网
金融的“大家长”,李东荣认为,应该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互联网
金融风险治理体系,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分类、精准发力。要充分考虑互联网
金融风险,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对各类传统
风险和新生
风险进行准确预测,有针对性的进行行业准入、
投资者适当管理等措施;
二是综合施策,将资金流和现金流全面纳入
风险监测体系,防止资金和信息实现体外循环,要针对跨界业务实施穿透核查和全流程监管,不留空白和套
利空间;
三是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确保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有机结合,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行业治理和
市场监管,通过监管和法律手段及时清理害群之马。
中英
金融合作的
黄金时代
今年陆家嘴论坛的亮点之一是,首次设置了主宾国专场,今年的主宾国则是与中国
金融交往日益密切的英国。
中英
金融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合作成果包括:中国人民
银行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票据、国开行在英国发行10亿
美元和5亿欧元
债券、伦敦证交所和上海证交所正在筹备“沪伦通”,争取实现
基金互认,而英国也已经成为人民币
交易当中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
交易中心。
正如英国财政大臣特别代表阿什顿勋爵所言,过去十年中国
金融界在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英国建立业务,并扩大业务、拓展范围。伦敦
证券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Xavier Rolet也提到,“中国已处在
全球经济的核心位置”。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提到,如果“沪伦通”能够通过,将给双方提供对接
市场的机会,同时也需要两国加强监管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向英国监管
机构学习很多。” 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伦敦
市场的活力、自由和开放;二是如何完善
金融监管之间的真空;三是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去提高和加强监控、管理
风险的机制。
“现代
金融非常复杂,包括不同行业的交融、交叉,而伦敦
市场在不同的
金融机构之间协作做的比较完善。”他补充道。
中国的分业监管在股灾之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目前监管层也在研究和探讨新的“超级监管”模式。而英国目前实行的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双峰”监管模式,无疑能给中国提供一些借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