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关系我们在看一个公司的股权关系的时候大概要看哪些文件呢?第一个要看公司的章程,公司的章程会详细记载这个公司的股权结构。然后是看增资协议及补充协议,还有工商档案,股东的转让协议、验资报告、合伙协议等,这些法律文件我们需要综合地去看。
一、股权关系
我们在看一个公司的股权关系的时候大概要看哪些文件呢?第一个要看公司的章程,公司的章程会详细记载这个公司的股权结构。然后是看增资协议及补充协议,还有工商档案,股东的转让协议、验资报告、合伙协议等,这些法律文件我们需要综合地去看。
看完这个文件之后我们首先要整理一个表,把历史的股东每次出资的情况,每一次估值情况做成一个表,做成一个表以后就可以看出整个历史增资的沿革是怎样的。
我们看完股权年代整理的明晰以后,接下来要看增资文件,包括入账单、验资报告、银行流水等,查验入账时的一个真实情况。
投资者的眼光里面分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出资不实,第二是职务发明,第三是员工持股,第四是经营者持股比较少,第五是股权过于平均。从法律角度来讲,可能经营者持股较少跟股权过于平均,还有员工持股的情况下,他并不构成法律障碍,但是在我们投资者看来,这些因素可能会决定一些项目的成败。" src="http://pic2.pedaily.cn/201604/20164281144243240.jpg" />
股权关系常见的几个问题,在我们投资者的眼光里面分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出资不实,第二是职务发明,第三是员工持股,第四是经营者持股比较少,第五是股权过于平均。从法律角度来讲,可能经营者持股较少跟股权过于平均,还有员工持股的情况下,他并不构成法律障碍,但是在我们投资者看来,这些因素可能会决定一些项目的成败。
1、出资不实。
资本有1千万,实缴资本1千万,每一期缴款的时候也看得清楚,基本上从法律文件来看出资了这么多。但是接下来我们看他财务状况的时候,实收资本也是1千万,货币资金可以看到900多万。但是我们深入去看这家公司,他账面的资金是900多万,我们看到银行对账单才140多万,所以发现他的报表跟实际的银行对账单是不符的,差了819万。我们当时去深入问创始团队的时候,他说这个资金当时是由中介提供的,原来的股东出资200万,当时800万是中介出资一注册完之后就把这个资金抽走了,这是非常普遍的状况。" src="http://pic2.pedaily.cn/201604/20164281144248874.jpg" />
这是在中国民营企业注册制矫正之前,问题十分常见的。出资不实的案例,可以看到营业执照记载的当时注册资本有1千万,实缴资本1千万,每一期缴款的时候也看得清楚,基本上从法律文件来看出资了这么多。但是接下来我们看他财务状况的时候,实收资本也是1千万,货币资金可以看到900多万。但是我们深入去看这家公司,他账面的资金是900多万,我们看到银行对账单才140多万,所以发现他的报表跟实际的银行对账单是不符的,差了819万。我们当时去深入问创始团队的时候,他说这个资金当时是由中介提供的,原来的股东出资200万,当时800万是中介出资一注册完之后就把这个资金抽走了,这是非常普遍的状况。
资本是1千万,他应收帐款是680多万,这个也要特别追踪,有时候很多的企业把资金抽走之后放到其他的应收款里面。" src="http://pic2.pedaily.cn/201604/20164281144254546.jpg" />
出资不实再看财务另外一个科目的时候可以看其他应收款,这家公司在实收资本是1千万,他应收帐款是680多万,这个也要特别追踪,有时候很多的企业把资金抽走之后放到其他的应收款里面。
资本抽走了。这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去解决,我们在投资特别是风险投资的时候,我们在协议里面未来要补充,出资不实的部分要由原来的股东补足。在上市之前或者上新三板之前,如果你注册1千万还好办,补几百万,如果你注册资本1亿,那投进去的时候他当时只出资500万,有9500万差额,你上市之前补这笔差额是很吓人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出资不实的情况。" src="http://pic2.pedaily.cn/201604/20164281144258644.jpg" />
这个例子里面并不是说这个有问题,因为整个民营企业几乎都存在这个问题,把注册资本抽走了。这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去解决,我们在投资特别是风险投资的时候,我们在协议里面未来要补充,出资不实的部分要由原来的股东补足。在上市之前或者上新三板之前,如果你注册1千万还好办,补几百万,如果你注册资本1亿,那投进去的时候他当时只出资500万,有9500万差额,你上市之前补这笔差额是很吓人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出资不实的情况。
2、职务发明。
这里有一个案例,这家公司是06年成立的,他在09年的时候增加一个注册资本,注册资本由无形资产一个非专利追加350万,这家公司是一个做网络技术的项目,注册资本由150万变成500万,350万是网络技术出资的。这家公司06年成立的,但是这家公司06年成立以后一直从事网络技术,09年又把自己公司的网络技术评估回作为股东出资来追加出资,这时候一般被认为职务发明。因为你公司在成立以后然后从事相关的业务,又把相关的技术又追加回公司,这样一般会认定你是职务发明。
上市或者上新三板,券商和律师都会要求你把这个补充进来,所以职务发明一般是公司先成立以后,再用公司的技术把他注资回公司,这就是所谓的职务发明。" src="http://pic2.pedaily.cn/201604/20164281144251328.jpg" />
职务发明其实也没什么大的关系,这时候我们怎么调整呢?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要界定情况,我们在跟原来签协议的时候就要约定,这个一定要由原来股东去想办法把无形资产替换出来,用现金,否则上市或者上新三板,券商和律师都会要求你把这个补充进来,所以职务发明一般是公司先成立以后,再用公司的技术把他注资回公司,这就是所谓的职务发明。
3、股权过于平均。
我们经常讲到“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喝水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股权过于平均这种例子真的比比皆是。公司发展好的时候大家争利益,发展不好的时候互相埋怨,这就是典型的问题。
这家公司每个人33.3%,公司注册1千万,总经理占33%,两个副总分别占33%,这是股权过于平均的。另外一个案例也可以看到,就是股权的两个股东分别持40%,员工持股20%,结果我们今年听到消息,两个人闹掰了,所以股权平均要了命,大股东跟二股东的股权一定要拉开距离,公司一定要有一个人说了算。合作初期大家想法很好,到了后期就有很多是掰手腕来斗争的。
4、管理层持股比较少。
可以看到这个案例,投资人一、投资人二、投资人三占了大概60%,管理团队、副总、总经理、技术" 合伙人、经营团队只占40%,这种就是管理团队的持股比较少。管理人持股比较少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管理团队当这个公司做起来的时候觉得非常不平衡,所以可能会跳槽出去另外做。所以管理层持股较少也是有很多问题的。
5、传统产业投资参股。
" 滴滴出来之前很多人知道一家公司叫做“X米打车”,这家打车案例我在很久以前就听过,最近也见到他们的一个创始人讲述当时的情况。当时这家公司有一个传统地产公司投了5千万," 滴滴当时的资金好象只有50万。投资方派出了董事长,CEO和管理团队占大约40%,他们财大气粗,在北京做到一天几万单,很多的投资人去找过他们,想对他们投资。但是谈不下来,公司当引入投资可以,但是地产投资商还是要占到60%的股份,同比增资可以,基本上没办法增了,后来几个打车公司从资本手中拿到了大钱,快速的把这家公司干了。从这公司的情况来看就证实了这个问题,就是管理团队占股比较少的话,融资问题、后期的发展都是存在问题的,所以这家打车的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
6、干股型的出资。
去年在上海看了一个项目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个法律的文件来讲看不出什么问题,创始人一占到83%,创始人二占到7%,上海一家投资公司占了10%。投资公司没什么问题,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财务的报表里面发现有一笔长期借款500万,我们需要他提供借款合同。
企业拿出了一个文件,原来是当时跟这个投资公司签了一个增资协议,大概是出资800万,占公司10%的股份。中间有500万是借给公司的,并不是真正的增资款,但是在增资协议里面写了800万,补充协议写成借款500万。同时另外300万也不是现金出资,是当时帮他们挂上海的一个四板300万的费用,等于是空手套白狼套了10%的股份。这是属于典型的干股型的出资,大家一定要详细去看,看法律文件的时候一定要和财务、其他的业务综合去看,才能看出其中的一些问题。
但是这个公司也不是不可以投,如果标的好的话也可以投,你一定要把原来历史的问题搞清楚,这就是我们后来看到这个问题不敢投的原因,创始人对于股权的掌控力比较小,所以我们不敢投的,这是干股型的出资。
1">2">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