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江南愤青:如何把烂的金融资产卖出去?为什么TOB商业模式无价值?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当前位置: · · 正文 江南愤青:如何把烂的金融资产卖出去?为什么TOB商业模式无价值? 2016-04-15 10:12 风吹江南 江南愤青 1 <BR /> 摘要你不做,别人会做,不但得罪人还是丢了生意,于是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陷阱,深知这里的利益关系,但是最后还是给了AAA的评级,于是故事就开始了。 <img src="http://pic2.pedaily.cn/201604/20160415101620662066.jpg" alt="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当前位置:">首页 · 新金融网 ·" 金融超市 · 正文 江南愤青:如何把烂的金融资产卖出去?为什么TOB商业模式无价值? 2016-04-15 10:12 风吹江南 江南愤青 1
摘要你不做,别人会做,不但得罪人还是丢了生意,于是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陷阱,深知这里的利益关系,但是最后还是给了AAA的评级,于是故事就开始了。 江南愤青:如何把烂的<a href=金融资产卖出去?为什么TOB商业模式无价值?" /> 这个问题,真的很值得深思,怎么卖出去的?这个问题,可以深入谈谈,我们看到很多很明显是傻逼的一些资产,为什么卖的出去?我自己感觉是两方面的问题的。 第一方面是金融业里的确明显存在着对风险认知的相对不确定性。这个不对称很多人称之为是信息的不对称,有一定的道理, 普通投资人对违约风险的判断不如投行们更准确, 所以很多人被表面的回报所吸引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当然内行忽悠外行很多时候也非常的容易,许多产品对外销售和贩卖的时候,压根不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或者设置了极为复杂的协议,厚厚一大本,光协议看完,你就差不多用大半年时间,所以容易被忽悠。中国不少国有企业都被忽悠过,香港最近很多老钱也死的很惨,都是被忽悠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本质是很大程度的确是创造一个又一个不对称的信息来谋取暴利的行业,但是这里的不对称,并非简单是信息不对称,更多还有智商或者能力的不对称,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或者骗子机构故弄玄虚,把非常简单的事情非要搞的神秘莫测,神乎其神,而另一方面作为投资人,自己非要盲目相信评级或者金融机构的忽悠,是他们没有能力不去获得足够的信息么?压根就是扯淡的事情了,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谁都可以通过一点点努力获得足够的信息对称的可能了,百度一下什么都知道了,但是这个事情都不愿意去做。 归根到底说白了被骗的人,一方面是懒,一方面压根就是智商太低,我们真必须相信,世界上80%的人都是傻逼,尤其在钱这方面,智商低得可怜,我会举很多例子,让你们看傻逼在那里。最近轰轰烈烈的E租宝是典型,另外一个MMM骗局,则更傻逼,已经摆明了是个骗局,老钱已经清盘无法取回,然后现在重上一个系统说给100%的收益,然后那些被骗的傻逼,继续前赴后继的往里投钱,这已经是很难用信息不对称来解决,只能是用智商太低来解释了,这里的真相其实是期望不劳而获的低智商傻逼太多,给了各种金融骗局衍生的机会。 第二个是什么呢?其实是看过华尔街之狼就知道,很多程度上,金融业因为离钱非常的近,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容易产生各种赚钱的机会,在金融产品销售领域,一直有一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卖不出去的金融产品,只有给不起的佣金,为什么会如此呢?那就是在钱面前,一堆人其实智商会高的离谱也会低的离谱。这个问题一言半语还真不知道怎么去解释。举几个例子,最近看到几个银行离职员工为了骗一笔钱,各种角色出演,演技极为一流,终于骗到了一笔巨款,智商高的出奇,但是骗到了钱之后呢,都存在账户上等着被警察抓。钱是千辛万苦骗来了,问题是骗来干什么呢?明摆着会被抓的事情,他们为什么要去做这种事情呢,真是都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智商高还是智商低。 所以,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有足够的收益的时候,人的脑子会变得极为聪明,从而无所不用其极的爆发出各种能力,从而把产品销售出去,我在写一篇中航油衍生品期权的文字里曾经质疑过,类似中航油操作的这种卖空期权产品,是典型明显高风险收益的产品,是如何能卖得出去,我想哪怕是一个正常智商的人,都不会去碰这样东西,为什么陈久霖这样的聪明人会去买。 最近在香港还有一批人死的很惨,俗称I KILL U LATER,我靠,那是什么东西啊,那个就是属于典型的找死的产品,跟当年的中航油的产品几乎如出一辙,这次是人民币如果不贬值,这帮人每个月可以拿到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固定收益,但是如果人民币一旦贬值,那么基本上就要亏出好几个亿,甚至亏光本金之后,还倒赔出去。当年陈九霖的中航油事件,他号称说,再给他几个亿,就能翻本,那就是扯淡,他做的是典型的卖空期权,就是赚了只能赚小钱,亏了就是亏本金,给他几十个亿他也一样亏的裤子都没有了。 只有典型的傻逼,才会做这样的事情,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产品能卖的出去。我感觉已经是很难用智商来解释这些问题了,我仔细想了下,这个跟TO B的商业模式是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是TO B,就是针对机构的商业模式,其实都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因为B的本质都是非理性的,所以我为什么说所有TO B的商业模式都不太可能高估值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种商业模式特别容易出现非理性的情况,无法标准化、规模化。比较拗口,还是简单的举例,你会发现,每个机构对于同样的事情,你会发现态度是不一样的,哪怕同样都对公司有利的事情,有些公司就会用,有些公司就不会用,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极端点说,有些公司一把手同意了,但是具体当事人不愿意,也推不下去,有些公司,当事人觉得好,但是一把手莫名其妙不同意了,也做不下去,大量的不确定的人放在一起,最终不确定更强,所以使得,TO B的商业模式都是特别考验BD能力的,一个个谈,具体的谈,不像TO C的商业模式,每个C都是理性的,好用我就用,不好用我就不用,所以TO B的商业模式里,往往最后的结果很难形成垄断,都是分化的格局,因为谁都有谁的办法搞定不同的人,最终谁都无法形成垄断格局,越是TO 大B,越是这种格局。 其实再想下去,TO B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基本上B端的价值都很大,导致搞定的代价和收益是很容易匹配的,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一些套利的机会,搞定一个B端的招标,可能一下就有几千万的收入,搞定具体关键人物的代价几百万也划算,所以最后就是一堆人就有各种能力去套利。以前房地产、煤矿行业,你会发现大家都喜欢找政府,为什么呢,因为政府给个优惠条件就几千万来了,所以大家都去套利,因为代价成本之间划算,导致结果谁都有自己的办法搞定各自能搞定的人,于是大家都赚各自的钱,TO B商业模式就是这样的一种竞争格局,都是非理性的,所以许多傻逼的商业决策并非是因为人脑子不行,而是背后利益关系导致的。 全球都是一样的,TO B的商业模式里,出现的这种情况非常的普遍,在金融领域里面,其实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了,因为国外都是机构主导的市场机构的本质是什么呢?机构的本质其实都是别人的钱,不是自己的钱,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这种模式是有天然缺陷的,赚了钱,机构管理人可以分钱,亏钱了管理人却没事,虽然机构管理人更有意愿去赚钱了,但是因为缺乏风险成本,导致的结果是他们更愿意为了赚钱去做一些激进的事情,而且普遍较为短视。所以许多金融产品针对这些机构的营销也是非常下功夫,国外有一些非常牛逼的销售天才,他可以把任何产品卖到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里去,他们手掌通天,一方面是人脉甚广,同等条件下机会更大,另外一方面方式多种多样,能让一个高风险产品让人买的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不会进行责任追究,本来就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一方面有追求短期高收益的意愿,另外一方面又不让他们要承担太多的责任追究,这种事情,自然也就很很容易出现了。(当然其实我想说的更多的是利益交换的行为。那个你们都懂的,我就不都说了,我们谈正常情况。)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股市黄金同时走弱 下半年投资理财策略如何调整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