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代iPhone整体销量表现不佳的间接后果,是供应链厂商受重创。 美国《巴伦周刊》报道称,iPhone 6s发布后的第一个月,苹果就砍掉了iPhone 6s和6s Plus总共15%的订单,台湾产业链的消息也显示苹果在随后的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持续的压缩元器件订单,这对供应商的冲击立竿见影。 据了解,作为苹果核心的GPU供应商的英国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连续两次削减整体支出,总计2750万英镑,并计划进行内部裁员,柔性PCB电路板供应商台郡科技、臻鼎科技,镜头供应商大立光电,外壳制造商可成科技以及负责整机代工的富士康、和硕等业绩均因为苹果砍订单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其中,台郡科技在去年11、12月的收入分别减少了20%、45.7%,臻鼎科技也分别损失12.8%、40%。 iPhone SE在这个时候以3288元的价格登台亮相,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为自身销量提供增长点,也能够通过新的订单来激活供应链,甚至是周边厂商的业绩,而这一点,在A股市场也会有相应的体现,据了解,目前已经有报道将苹果的部分供应商列入热点板块的涨停板预测当中,其中主要包括歌尔声学(002241)、环旭电子(601231)、德赛电池(000049)。 老牌果粉请绕道 iPhone 6s/6s Plus开卖初期,老果粉用户基本上已经覆盖完毕,新发布的iPhone SE目标人群除了一部分对小尺寸设备抱以期待的果粉外,更多的是针对新兴市场用户。 苹果借iPhone SE进入入门级消费市场,很重要的一点是价格,而这也被认为是这一代小尺寸设备成败的关键,尤其是iPhone 5s和iPhone 6这两代产品目前仍然在售,新产品的定价将会变的非常敏感,这也是为什么iPhone SE的定价会卡在3288元这个点上的原因。 考虑到iPhone SE身上并没有太多的硬件和功能创新,且iPhone 6s的3D Touch也被砍掉,对Apple Pay的支持有望成为这款产品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此外,iCloud家庭共享和Apple Music共享这类的分享型功能也有可能在使用成本的压缩上,对家庭用户产生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iPhone SE对Apple Pay的支持,一方面入门级用户有望接触到苹果力推的软件服务,另一方面,借助对入门级市场的覆盖和iPhone销量的提升,Apple Pay的增长率有望在短时间内上升到新的层次,而相比单纯的通过硬件销售营收,Apple Pay用户基数的扩张带来的潜在收益规模更具可看性。 对安卓厂商举起价格屠刀 苹果在小尺寸产品上的再次尝试,有可能成为安卓厂商新品布局的风向标。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目光对准了大尺寸设备市场,市面上4.5英寸屏幕以下的小尺寸产品屈指可数,且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目标人群都是入门级用户,换句话说,针对这个人群打造的小尺寸设备数量太少;另一方面,苹果在产品上的部署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安卓厂商所学习的方向,比如3D Touch,再比协处理器,乃至于最新的Apple Pay,苹果掉头重新关注小尺寸设备,有望带动安卓厂商再次发掘这部分市场的潜力。 在引领安卓产品风向的同时,苹果也在悄然试图利用价格屠刀绞杀追击而来的国产品牌。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3000元以下中低端市场长期被国产品牌所占据,其中一些国产品牌基于长期深耕线下渠道逐步成长起来,部分核心产品的价格甚至逐步向4000元以上的价格段渗入,但这个局面有可能会因为小苹果的出现而被打破。 考虑到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和iPhone SE的价格,3000元价格以上的国产手机生存空间将会被逐步压缩,国产厂商如果再抓不住线下渠道,那么产品定价有可能会再度退回“2千时代”,此外,由于iPhone 5s当前的价格和iPhone SE存在冲突,如果苹果不停产iPhone 5s,而是把的价格压低到2000元价格段,这对国产品牌品牌而言还有可能是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