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央行接连降息影响,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由年初的2.75%降到了1.5% ,下调力度实属罕见。不断下调的利率也带动了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受托理财等品种的预期收益率直线下降。记者近日走访市内各家银行后也发现,预期年化收益率6%以上的理财产品在市面上基本绝迹。
新年后银行理财产品继续下降
1月12日有消息称,监管层引导银行下调理财产品收益。这个消息让不少投资者不淡定起来。市民王先生表示: 现在正在考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到了一些银行一打听,现在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只有3%~4% ,非保本的也大多没到6% ,听说银行理财收益还要往下掉。
记者也咨询了业内人士,' 银行业内人表示, 并未接到相关通知,银行产品的收益率是在收益和风险匹配的前提下做定价的,在产品成立之日就已经确定。作为市场参与者,银行主动调低或者调高产品收益率的能力极其有限。 事实上,银监会和中债登记结算公司是在向银行提个醒,即在经济下行时期,企业融资困难,不要只顾规模而硬性拉高理财收益率,应注意规避风险,想办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高收益产品鲜有发行
记者近日走访市内各家银行后也发现,预期年化收益率6% 以上的理财产品基本很少能够看到。除了城商行和少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了极少量收益率6% 以上的理财产品外,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在4.5% 到5% 之间,甚至一家国有大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不到3% 。此外,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非结构性产品,已有半个月未有银行发行。
银率网分析师表示,新年伊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方面是银行结束年底考核之后,资金面骤然宽松;另一方面是受股市熔断影响,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加上当前比较低迷的实体经济现状,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的预期提高,都致使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
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受到追捧
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跌的趋势相反的是,投资者购买元旦理财产品的热情却没有受到影响。
青岛某股份制银行在发售元旦理财产品之前曾向客户群发了一条短信,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响应。 虽然元旦理财产品大多是3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募集期截至元旦后,但该款产品在元旦前开售第二天便已达到募集上限。其它元旦理财产品的购买热度也都不低。 理财经理吴经理告诉记者。
同样是由' target='_blank' >于利率下降,今年以来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纷纷大跌,银行理财也不例外。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一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要高于其它理财产品,必然会受到热捧。
在元旦期间购买的保本型的理财产品的市民刘女士表示: 虽然,银行理财收益还在往下降,但是,相比其他理财方式还是愿意选择安全性高银行理财产品,现在其他投资方式风险都挺大的。我是比较了一下,最后还是选择了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产品收益虽然不到4% ,但是比存起来强一些。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张俊达
[编辑:帛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