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18%高息理财引诱二百多人中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src=http://i7.hexunimg.cn/2016-01-19/181889650.jpg Width = "495" border="1" Height = "372" border ="0" border=1 align=middle> 商报消息(通讯员徐忠记者于腾腾)打着当下时兴的P2P 网上理财的幌子,以18%的高息做诱饵,烟台李某创立“鑫润投资”网站,精心导演了一出非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商报消息(通讯员徐忠' target='_blank' >刘庆峰记者于腾腾)打着当下时兴的P2P 网上理财的幌子,以18%的高息做诱饵,烟台李某创立“鑫润投资”网站,精心导演了一出非法集资骗局。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李某疯狂吸收公众存款400多万元,终因资金链断裂而东窗事发。迫于烟台警方的抓捕压力,李某不得不投案自首。据烟台警方统计,2015年烟台市共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26起,破案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涉案金额4亿余元。

2014年,李某从朋友那里听说搞P2P理财能赚钱,于是借来一笔现款成立了海阳鑫润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认缴),经营范围以自有资产投资及咨询服务。2014年11月25日,李某在' 互联网建立了“鑫润投资”网站,通过在各个投资类论坛上打广告或者拉投资人进入QQ群,以18%的高息吸引全国各地的投资人来“鑫润投资”网站投资。

李某的投资方式,是认购网站上定期发布的标的,标的以“抵押标”为主。抵押标就是有抵押物做担保的标的,他先在“鑫润投资”网站上挂出某某公司或者个人要向其公司借钱的借款合同,并将抵押合同上传至“鑫润投资”的网页上,抵押物主要为汽车、房产等,期限从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浙江的杨先生通过网络发现了李某成立的投资公司,一个多月时间他先后投入20多万元。谁知到期后不仅钱拿不回来,就连“鑫润投资”网贷平台都已关闭。杨先生了解到,和他一样上当受骗的有几百名投资人,几乎每个人都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杨先生随即报警,请求追究鑫润公司及其法人李某的刑事责任。

接到该线索后,海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立即展开案前调查,发现鑫润公司系外地人在海阳市租赁房屋成立的公司,而该公司已于去年年初倒闭,人去楼空。经海阳警方核实,李某在“鑫润投资”网站发布的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标的等都是伪造的。经侦民警通过查询工商注册信息,迅速确认了鑫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李某,民警随即锁定了其行踪。在对李某进行抓捕的过程中,李某迫于压力,去年主动投案自首。据统计,自2014年11月25日至12月底,共有840余人在“鑫润投资”网站注册为会员,其中有效投资人为243人,投资430余万元。2015年1月1日之前,李某按照约定返还给部分投资人本息。

2015年1月1日资金断链后,李某关闭经营场所,但网站仍继续开放,其在网站陆续发布提现公告:10万元以上提现5000元,5-10万元提现2000元,2-5万元提现1500元,5千-2万元提现1000元,5千元以下提现500元,余款续投一月信用标,所有款项5个月内还清。即便这样,提现公告承诺内容最后未履行,2015年6月鑫润投资网站彻底关闭。截至目前,尚有96名投资人未收回本金,损失金额240余万元。

烟台警方统计,2015年烟台市共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26起,破案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涉案金额4亿余元。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阿里系+腾讯系背景吉屋提房产网商战略,要做房产O2O行业的“天猫”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