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星昆仲关注的“投资跑道”:第一是新
市场,国际
市场与农村
市场;第二是企业互联网,
交易型B2B、企业服务SaaS等等;第三是一些垂直行业,像移动医疗、教育培训;第四是技术创新,比如说大
数据、人工智能。

" 复星昆仲
资本简介:" 复星昆仲
资本是" 复星集团旗下的" 高科技
风险投资
基金,管理着一支2亿的
美元基金和一支8亿的人民币
基金,主要关注的投资领域包括
金融、医疗、O2O、在线旅游、在线教育、中小企业服务等。目前共计投资41个项目,主要在Pre-A、A、A+、小B这几个阶段。
与王钧约在酒店咖啡厅的见面是在深夜11点,彼时王钧刚从机场赶来,如今复星昆仲已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硅谷均设立了办公地点,高强度的出差往返对于王钧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和王钧交谈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作为一名投资人,王钧的确十分健谈,言语的风格很是风趣幽默,丝毫没有大佬所谓的距离感,经过简单的相互介绍得知王钧是东北老乡,并且和我一样都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后,我们便从王钧早期的职业生涯开始聊起。
从“码农”到投资人
王钧1995年从北大毕业,之后就去了美国,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Oracle的互联网部门做产品研发和产品管理,在那里王钧一呆就是6年,直到2003年离职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攻读MBA。毕业后,王钧加入了亚马逊的AWS部门。当时正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王钧开始有所察觉,于是在2005年底,他离开了亚马逊,回到国内加入了麦肯锡中国。
“像我这种洋插队十年两眼一抹黑回来的,麦肯锡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帮助你快速进入到国内的商业环境,麦肯锡的人脉网络很强悍,你会看到基本上每个团队都有在麦肯锡做的不错的" 合伙人,另外麦肯锡的品牌对我日后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所以说您之所以后来进入投资行业也是和麦肯锡的这段经历有很大关系?”
“其实做VC这件事真正还是跟我原来学计算机、在湾区、硅谷受到美国当时的创业文化影响,当时大家都喊着要改变世界嘛。所以说从根儿上讲还是跟美国这些IT公司、创业企业混的时候感触更深”。王钧回答道。
在麦肯锡的两年,王钧快速的摸清了国内的商业模式,于是抱着出去闯闯心态,王钧在2006年底离开了麦肯锡。“当时的确是没有找到特别好的startup(创业公司),结果因缘巧合,就进入到鼎晖创投了。其实当时大家都是有点小梦想的,因为赶上一个特别好的时候,那时我们和国内的几家主流VC
基金差不多是同时起步。”
王钧说自己在" 鼎晖投资的案例不多,但实际上他的命中率很高,像王钧投资的汉庭、" 学大教育、" 保利协鑫都已成功
上市,风行在线也被" 百事通等并购了。他说这和鼎晖创始人老吴(" 吴尚志)的性格有关系,鼎晖整体的风格比较稳健。
学大
上市前险些卖给" 新东方
说起" 学大教育,王钧多少有点感慨,学大是王钧在" 鼎晖投资的第一个案子,并且王钧后来还亲自出任了学大总裁并带领公司成功在纽交所
上市,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大这个案子是王钧感情最深的。
说起王钧加入学大的契机,实际上是当初学大
上市遇到了困难,当时董事会的计划是想上A股,结果证监会和教育部表示学大是个有公益属性的公司,不予
上市批准。所以当时董事会也存在争议,有人提议卖给" 新东方,“的确,卖给" 新东方是一种选择,当时也确实能卖一个好价钱”,王钧回忆道,“可几位创始人当然想独立发展继续把公司做下去,不想就这么放弃了”。于是按王钧说的,自己就在这个时候进了公司,出任公司总裁并负责公司的重组赴美
上市计划。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日," 学大教育正式挂牌美国纽约
证券交易所,成为彼时中国赴美最大的教育类IPO。
“现在哥几个混的都不错,我07年刚投学大那会(学大)才1000万收入,直到10年
上市学大已经是十多个亿的收入了,所以说这个案子我还是真的很有感情的。”王钧笑着说道。
然而“爱折腾”的王钧绝不会就在此止步了,2012年1月12日," 学大教育对外宣布公司总裁、董事王钧由于个人原因追求其他兴趣而辞职。
没错,王钧又回到VC行业了。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