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众筹 · 正文
从创业易守业难看众筹
融资发展现状
2015-12-09 09:05 BCG波士顿咨询 何大勇 1
摘要作为一股新生互联网
金融力量,众筹平台的价值不断受到
资本市场的热捧。处于飞速发展期的中国众筹行业正面临着“创建容易维持难”的尴尬境遇。吸取海外众筹平台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中国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行业越走越远。

融资发展现状" />
众筹的定义及种类
随着
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互联网
金融在
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一种新的筹
融资工具——众筹正走入大众视野,并在近年在
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许多国家尚未正式认可众筹的法律地位,加之监管的缺失,导致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众筹都面临着 “非法集资”、“影子
银行”、“民间高利贷”等众多误解和偏见,得不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2012年,针对中小企业
融资难、成本高的困境,美国正式通过了JOBS法案,并在其第三部分首次明确了众筹的法律地位及相应的监管指导意见,为众筹在
全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根据JOBS法案,众筹是指在传统
资本市场外,通过互联网渠道为多元化的项目创意,包括创新产品、艺术品如影视、音乐等进行
融资的一种新兴方式。
相较于传统
融资方式,众筹具有门槛低、多样性、注重创新、大众参与等特点,最为重要的是,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已经不再是
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的唯一标准,对于创意、产品的支持和喜爱,或仅仅是出于参与社会慈善活动的想法,都已经成为众筹
投资者的主要动机,也因此给广泛的中小企业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
资本来源。
广义的众筹通常包括捐赠众筹、奖励众筹、债权众筹及股权众筹等,其在筹集的内容、回报方式及
投资者动机等领域都有明显差别(参阅图1):

融资发展现状" />
捐赠众筹:指
投资者对项目或某
机构进行无偿捐赠的众筹模式,通常由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发起,如红十字会,也有个人发起的公益项目,如腾讯公益旗下的乐捐等平台。由于其“捐赠和公益”的属性,这类众筹
投资者通常不享受实质上的回报,主要出于社会公益等动机进行投资。
奖励众筹:也称回报众筹、产品众筹,通常以“预售+团购”的形式,以实物产品或服务为回报内容。与传统团购的差别在于,奖励众筹在产品仍处于研发设计或小规模生产阶段时引入
投资者/购买者,而非在产品已经进入正式销售阶段。因此,大部分
投资者通常出于对于该类产品、服务的喜爱而进行投资,甚至有些众筹平台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引入部分
投资者进行直接参与,加强创意者与终端用户的互动与联系。
股权众筹:指
融资人出让一部分股权的形式向公众进行募资,因此,
投资者未来将拥有公司的股权而进行获益。与传统私募相比,其最大的差别在于
融资的渠道是纯线上化,但实际上股权众筹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
机构投资者,如VC、PE、养老
基金等,众筹平台正在成为他们投资筛选的平台和合作对象。
债权众筹:指
投资者以借款的形式对项目进行投资,从而成为项目的债权人,未来获取本金及利息
收益。实际上,在中国以惊人速度发展的P2P即是债权众筹。由于其发展的速度、规模、渗透率和监管已经自成一格,因此通常所说的众筹已不再包含债权众筹。
纵观众筹在
全球市场中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众筹成为一股新生互联网
金融力量,有一些特殊的历史成因和背景(参阅图2):

融资发展现状" />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互联网在
全球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是众筹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基本条件。技术进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维度极大地改变了
金融业态。从需求来看,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使客户随时随地处于“连接”和“在线”的状态,其偏好、行为、甚至心情都能够被实时发现和追踪,从而使
金融需求更显性化。从供给来看,大
数据分析丰富了营销和
风险管理的手段,云计算降低了
金融服务的成本并提升了
金融服务的效率。
金融的需求和供给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匹配。
金融压抑:
被忽视的
金融需求:
全球许多国家都同中国一样,面临着
金融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广大的个人、创业者、中小企业缺乏
金融服务。有效抵质押物和完善信用记录的缺失,导致这样的客群难以便捷地获取
银行贷款;愈发严格的
上市条件导致许多创新企业无法从传统的
资本市场上获得所需资金。而个人
投资者也面临着有限的投资品种和
交易渠道,在缺乏专业知识的背景下,无法满足财富的保值增值需求。
不断收紧的信贷能力:2008年
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及各国监管体系都在不断加强对
银行业的监管,通过
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等一系列手段严控
风险,同时也抑制了
银行的信贷能力,特别对于信用记录不健全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高额的
融资成本:各国监管对
资本市场的
融资活动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美国为例, 2002年实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会计监管等方面实施了严格的监管要求,自推出后,不断加重企业的
上市成本,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限制了企业的IPO活动。根据对美国
上市企业CEO的调查,美国企业
上市的平均成本是250万
美元,维持
上市的年度成本是150万
美元,成本主要包括SOX法的合规性成本、法律和会计成本等 。
信息时代的
金融行业衍生出了更加多元化的
市场参与者和多元化的展业形式,因此,在这个时代破土而出的众筹业也自然形成一股新兴力量,不断推动创新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1">2">3"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