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金融超市 · 正文
当小蚂蚁走进
金融这片黑暗森林,连马云也会收敛锋芒
2015-11-24 10:41 《中国企业家》 王雨佳 1
摘要蚂蚁金服是令
资本市场心动的下一个故事,解剖这只蚂蚁,能看清中国互联网
金融的过去十年与未来十年。

1秒钟能做什么?
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旗鱼在大海里能游30米,人能眨3次眼睛,蜂鸟振翅55次,竹子能长10微米,最快的计算机能运算近6亿亿次,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公里,而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公里。
或者,它能产生8.59万笔
交易,这个数字会影响中国很多年轻女性——它是“双十一”这个人造节日开始时,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所
支撑的
交易峰值,是去年双十一峰值3.85万笔/秒的2.23倍,支付宝由此超越VISA,成为
全球处理能力最强的支付平台。
“上一个‘双十一’,天猫一天成交额是571亿元,许多人觉得今年这个数字会往下掉,你觉得会吗?”
面对质疑,马云用农民打了一个比喻,“外人问起农民,总会说南瓜什么时候长出来,能长多大?而农民自己只关心种子有没有挑好,水有没有浇好。没干过的人老是想着结果,而干过的人只想过程。”他说,“今年的数字,说不定真没有那么多,也说不定还高出很多呢。做好什么事,自然就好了。”
略带禅意的马式鸡汤,可轻易化解这类小攻击,但蚂蚁金服内部却难以如此轻松,每次双十一都是对其技术能力的一次检验,据说,电商部门与蚂蚁金服甚至会在内部打赌,赌后者能否承受前者带来的流量冲击。“今年设定的目标比去年高得多!”11月4日,蚂蚁金服首席架构师胡喜,带着熬夜的黑眼圈告知本刊说。彼时,“双十一”活动期间的促销系统刚完成最后一轮的凌晨测试(1点-4点)。
2014年之后,蚂蚁金服技术系统开始向支持整个
金融业务转型,支付、财富、信贷等主要业务加起来,蚂蚁金服日
交易量已从2011年千万级涨到了亿级,而且后两条业务线的业务量还在以几何级数上涨。
今年“双十一”,阿里推出“超级国家日”,39个国家使节集体背书,推广本国商品。期间,
全球物流覆盖了224个国家地区,16条跨界专线,74个跨界仓库。而在国内,深耕城市6年后,阿里将触角延伸至
市场末梢,6000多个村子,几十万农民首次参与了电商狂欢节。
虽有人说双十一颓势渐显,但阿里已建立起了一个商业贸易上的“
全球生态”,对人类历史上任何几乎能称得上“日不落”的组织而言,商业都只是起点,其发展路径大多是:商业-支付-信贷-
金融服务。17世纪,
全球无可替代的贸易中心是阿姆斯特丹。为了满足巨大的商业和贸易需求,全世界第一个结算和支付多边中心在荷兰成立了。这个中心只做支付一件事情,一做就70多年。后来阿姆斯特丹沉淀了大量资金,他们又开始为客户提供信贷。于是这里成为17世纪世界上最大的
金融中心。
能帮阿里完成“日不落”使命的就是蚂蚁金服。“300多年后,有一个公司叫阿里巴巴,它是
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它为了做‘天上’(网上)的贸易需要天上的
金融去支持它,于是产生了支付宝。就像阿姆斯特丹一样,慢慢就会做各种信贷、投资产品,所以商业和
金融的逻辑是不变的。”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这样解释蚂蚁金服的缘起。
“它是
全球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国家,任何时间点,出现过支付与清算都在一起的产品,支付、清算、财富管理、信贷业务都在一起的公司。很多外国商学院都愿意研究蚂蚁金服,因为它的发展,没有可参考的路标,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中国社科院
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告诉《中国企业家》。
正因没有路标,蚂蚁金服一直强调自己的定位:“基于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与
金融机构一起,共创未来
金融。”5个月前,井贤栋被任命为蚂蚁金服总裁。任职之前,马云对他只叮嘱了三个词:控制
风险、合法、透明。
蚂蚁金服是一家既“老”又“新”的公司,从支付宝诞生起,阿里
金融已经走过了11年,但是在2014年10月,蚂蚁
金融服务集团才正式宣告成立。它将成为阿里集团之后,最令
资本市场激动的故事之一。根据本刊获得的消息,如无意外,蚂蚁金服将在2016年在国内A股
上市。而根据2015年年中,其最新一轮
融资推算,市值已逼近3000亿人民币。

经过11年积累,蚂蚁金服获得了国内最全的
金融牌照,第三方支付、
基金销售、
银行、保险以及尚在审批中的个人征信、
证券牌照。这11年中,它与监管制度、与传统
金融、与其它巨头之间冲突不断出现。在它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庞然大物的前夜,却表现得越来越谦卑与谨慎。在成立之初,它就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是因为是从小微做起,我们只对小微的世界感兴趣。”而在成立一周年时,蚂蚁金服首席执行官彭蕾也特别强调:外界可能会认为,小蚂蚁胃口很大,但其实蚂蚁并不会变大象,蚂蚁金服始终坚持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者,这个方向不会变。
这与阿里集团张扬的风格大不相同,当小蚂蚁走进
金融这片黑暗森林,连马云也会收敛锋芒。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必会撬动板结的传统利益,但相对于出行、医疗、教育等领域,
金融的游戏规则更复杂,在创新与
风险之间更需要平衡感。过去六个月中,本刊多次走近这只神秘的蚂蚁,发现它正在实践电影《蚁人》中的经典台词:别走捷径,别玩虚的,放手一搏。解剖这只蚂蚁,能看清中国互联网
金融的过去十年与未来十年。
1">2">3">4">5">6"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