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上周(截至8月14日),128家商业银行共新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1066款,数量略减,但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4%,环比下降13个基点。
眼看着收益率越来越低,不少想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们还没搞清楚状况:过去收益率动辄6%、怎么也不会低于5%的银行理财产品怎么了?到底买哪种理财产品更划算?
收益下滑将成常态
上半年,虽然收益率一路下滑,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保持平均5%以上的收益。到了7月份,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失守5%关口,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5696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93%。超过6%的高收益产品数量急剧缩水,环比减少近半。
判断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走向,需要把握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和未来趋势。市场流动性的松紧程度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如果市场资金面趋紧,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就会开始上行;市场资金面持续充裕,银行理财收益就会逐步走低。
今年以来,资金市场利率一路向下,这与去年以来实施降准降息等一系列降低融资成本的措施有关。今年4月,"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关键品种——7天期品种跌至4%以下,5月中旬后,更一度跌至2%以下。8月19日,7天Shibor位于3%下方,更短期的品种如隔夜Shibor则不足2%。
从长期看,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将成常态。不少理财分析师认为,在降准、降息预期仍在上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轮番上阵”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难以回到过去的高收益时代,高收益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王伯英也表示,下半年货币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适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依然存在下行空间。
对于偏爱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期望获得较高的低风险收益,则需要“早下手”。"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业协会理财专委会在报告中建议,如果对于资金流动性要求较低,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售的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锁定当前的较高收益。
投资者可以在购买之前“货比三家”,尤其是一些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等“小银行”,一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相对较高。
此外,还需要把握购买时机。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在月末、季末时,收益率会小幅攀升,在高收益理财产品越来越少的当下,投资者更需要把握好购买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擦亮眼睛。理财产品也分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购买时,理财产品往往给出的是预期收益率,而不是实际收益率,不排除有用高预期收益吸引投资者,但实际收益率却难以兑现的情况,购买前还需多留个心。
" 互联网金融表现抢眼
"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比如首批5家民营银行之一——微众银行APP上线初期,推出了“活期+”和“定期+”两款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对于用户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活期+”账户年化收益率(近7日)约5.46%,“定期+”里的“众享太平90”投资期限3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这两款产品的收益率“秒杀”了不少传统银行的同期限理财产品。
记者试用微众银行的APP时发现,整个购买过程较为简便,简单填写个人信息并绑定一张银行卡后,即可转入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以“活期+”为例,如果在当日15点前买入,即从次日开始计息。
其他互联网理财平台也不甘示弱。8月18日,蚂蚁金服推出一站式移动理财平台——蚂蚁聚宝。蚂蚁聚宝集合了蚂蚁系所有明星理财产品,包括余额宝、招财宝和基金等都通过一个账号打通,未来还将支持通过余额宝购买股票 等更多功能。
但也有理财分析师认为,通过移动终端购买理财产品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相对来说,年轻的投资者比较容易接受。在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之时,投资者也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
外币理财“看上去很美”
随着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一些投资者也将目光投向了外币理财产品。如果投资外币理财产品尤其是美元产品,是不是比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更高?
一组数据就让你瞧个明白。7月份,外币理财产品累计发售100款,较上月减少43款,占理财产品总量的1.94%。其中美元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85%;欧元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0.57%。总体来看,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在1%至2%的区间徘徊。
虽然近期一些外币理财表现抢眼,如部分美元产品预期收益率超过2.6%,某澳元产品理财预期最高收益率达到了3.4%。但这与人民币理财产品相比,收益上仍有明显的差距。
外币理财产品不仅数量相对少,选择余地不那么大,收益率总体而言也比较低。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在人民币汇率出现短期波动的情况下,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即使有小幅上升,但总体上并没有太多优势。投资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很难高于人民币理财产品。并且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也并不会继续大幅贬值,投资收益的损失很可能大于贬值的幅度。(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