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有这么一个特点,业内总是充斥着各种预言和论战,几乎没有道德底线,对知识产权的态度也暧昧不明,因此很多人觉得不得不跟随Moore的脚步,让公众看到自己对行业的判断和意见。下面就盘点一下那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那些预言家。
提出摩尔定律的 Gordan Moore
计算机行业向来充斥着各种预测未来的八卦闲聊。尽管竞争激烈,当各个公司的专利还没有变成需要小心翼翼保护的武器,芯片工程师们还是通过各种渠道相互分享大量信息——不只是与其竞争对手分享,还会泄露给广大消费者。
新产品日新月异,新功能和新标准也乘势而起。用户们在数以千计的" 高科技中心论坛以及与各个行业相关的杂志中不断渴求新信息,语音片段和可转发文字便成了这些蛛丝马迹的来源。
在Gordon E. Moore创建英特尔的3年前,也就是在他担任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s)研发部门主管的时候,他撰写了一篇名为《集成电路上日益增多的组件(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的文章,发表于1965年4月19日的电子杂志(Electronics Magazine)上。Moore在文章中预测道,根据飞兆半导体前五年的集成电路设计来看,为达到最低的元件成本,晶体管数目将每年增加一倍,而这种情况将至少持续十年。
这个预测如此准确,简直就像那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样。Moore和英特尔自此成为了行业的主要推动者,Moore的预测也被尊奉为“摩尔定律”。
计算机行业有这么一个特点,业内总是充斥着各种预言和论战,几乎没有道德底线,对知识产权的态度也暧昧不明,因此很多人觉得不得不跟随Moore的脚步,让公众看到自己对行业的判断和意见。下面就盘点一下那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那些预言家(预言成真与否,只能说“因人而异”了):
关于平台之争
——Tandy公司旗下Radio Shack的财务副总裁在被问及IBM个人电脑时这样评价。 【1981年8月24日,《商业周刊》】
直至1989年为止,也就是在IBM 推出个人电脑的八年之后,IBM电脑以及后来出的各种山寨版,已经占据了个人电脑市场的83.6%份额。
“我觉得它并没有那么重要。”
——Tandy公司的总裁John Roach在1981年8月被问及IBM即将进军个人电脑一举时说道。【1991年,发表于Daniel Ichbiah和Susan Knepper合著的《" 微软的诞生》(The Making of Microsoft)】
“那些支持PowerPC的人,他们就是在嗑药,那根本行不通。”(注:PowerPC是一种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的CPU)
——康柏电脑公司企业开发业务副总罗伯特·斯特恩斯(Robert Stearns)【1994年5月,《连线》杂志】
1996年11月18日举行的拉斯维加斯电脑展(COMDEX Fall)上,时任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安德鲁·格罗夫(Andrew Grove)预计,到2011年,英特尔生产的CPU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运行频率达到10吉" 赫兹,运算速度可达10万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2010年,英特尔的Gulftown处理器实现了格罗夫上述的两大预言指标(集成晶体管11.7亿个,运算速度14.76万MIPS)。
而我们还在等待他的第三个预言成真。
“我会怎么做?要是我,就关了公司,把钱还给股东。”
——当有人问到如果出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会怎么做时,戴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这样回答。【1997年10月,来自多个新闻源】
“个人电脑的时代结束了。”
——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士纳(Louis Gerstner)【1997月,《Smart Computing》】
“假如我来管理苹果,我会榨干Macintosh的最后一点价值,然后去忙下一个产品。个人电脑的战争已经结束,仗打完了," 微软早就赢了。”
——史蒂夫·乔布斯(Steven Jobs)在重新执掌苹果前这样表示。【1996年2月,《财富》杂志】
“iPhone日后不可能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根本没可能。”
——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 鲍尔默(Steve Ballmer)【2007年4月,《今日美国》日报】
“今后五年,我们将会坐在一起,想想我们竟然为操作系统争斗这么久,真是好笑。打什么打,赢家还不是Linux,我们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Linux.com网站经理特雷·麦库姆斯(Trae McCombs)【1999年10月,Maximum Linux杂志】
1">2">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