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做金融能让你成为人生赢家么?这是一篇泼冷水的文章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当前位置: · · 正文 做金融能让你成为人生赢家么?这是一篇泼冷水的文章 2015-10-14 10:47 DreambigCareer 1 <BR /> 摘要作者会揭开金融行业光鲜的表皮,披露大量内部行业的秘密。你可以读到金融行业所传闻的香车美女的真相。读过之后,你可以了解到金融的主要领域,同时,作者横向比较了这几个行业的收入、名声、生活方式,和风险。 <BR /><img src="http://pic.pedaily.cn/201510/2015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当前位置:">首页 · 新金融网 ·" 其他 · 正文 做金融能让你成为人生赢家么?这是一篇泼冷水的文章 2015-10-14 10:47 DreambigCareer 1
摘要作者会揭开金融行业光鲜的表皮,披露大量内部行业的秘密。你可以读到金融行业所传闻的香车美女的真相。读过之后,你可以了解到金融的主要领域,同时,作者横向比较了这几个行业的收入、名声、生活方式,和风险
做<a href=金融能让你成为人生赢家么?这是一篇泼冷水的文章" /> 这是一篇泼冷水的文章。 作者会揭开金融行业光鲜的表皮,披露大量内部行业的秘密。你可以读到金融行业所传闻的香车美女的真相。读过之后,你可以了解到金融的主要领域,比如说Private Equity, Hedge Fund, Large Company, Management Consulting的生活是怎样的。同时,作者横向比较了这几个行业的收入、名声、生活方式,和风险。读完之后,你会明白如何更好做出行业的选择。 “生命本来就是一场冒险游戏。安全感大都是迷信。它从未真实出现过。”——海伦.凯勒 1 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我已经关注贵博客很久了,我发现不同背景的人群最终”找到”了他们的梦想,也就是去做一个banker。(这些人中有医学预科生,工程师,律师,还有企业家等等) 也就是说,你不觉得这种现象很奇怪吗?那么多的人在想进入一个领域之前就先问你日后该如何退出了。这让我怀疑有些人对加入这个游戏(拥有奢靡的生活)有着错误的看法。 是的,我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其他人呢? 那可不一定。看看下面这条评论吧! “见鬼!我的梦想之一夭折了,我以为做咨询需要出差的时间是夸大其词了。但事实证明我错了。我从Kevin那儿听说在麦肯锡工作的咨询师50%到70%的时间都在出差。我剩下的选择只剩下PE和HF了。这两种职业工作时间是怎么样。我祈祷至少剩下的这两种职业不要毁掉我的生活。” 至少他做了功课:他明白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但是他仍然在寻找妙方,一种可以让他迅速致富又不需要承担风险,同时还不需要一周工作100个小时的方法。 每周我几乎会收到两封邮件问我:“那么如果我为一家Boutique工作,有没有每天晚上十点就能回家而不是凌晨两点的可能呢?” 但是接下来一天,我在顶尖银行工作的朋友就跟我发信说:“ 伙计,银行工作这份差事太累人了。你知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工作--我可以工作更少时间但是可以赚一样多的啊?” 这就是促使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原因。 2 你到底想要什么? 这是一个很空泛的问题,不过大多数的目标可以缩小为“成为一个千万富翁,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在泰国有一个自己的小岛,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实现之后,其他问题又出现了。比如说:“等一下,那之后呢?在无所事事一周后要干什么?”这个问题之后再讨论。 在这个目标下,如果忽略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你也许觉得金融也许就是最快无风险致富的方式了。工作时间也会慢慢缩短的,不是么? 没这么快。 如果这就是你的人生规划的话,那我认为你并没有真正明白该如何在金融领域,以及其他领域进行权衡比较。 中间涉及的因素太多了,我们接下来只挑最重要的讲。 这是金融最吸引人的一块儿:工作几年以后,成为百万富翁指日可待,不是吗? 这也是在权衡之中考虑最少的一块儿:大多数在金融领域工作的人攒钱很辛苦,省下来的钱要不然不知道如何打理,要不然快速告罄。 每年$500,000的收入仔细算其实没有多少。其中交税就要交一半,剩下的$240,000还要用来挥霍,买跑车之类的。 声望、名誉 我不太想提及这个话题,但是为了这篇文章,我还是要提一下。 没有人会透露这个关于名誉的秘密给你的,那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会在乎你在哪工作,在哪上过学呢?” 我几乎记不起上一次是什么时候陌生人问我在哪间学校上学,即使那个学校是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的。 记住不要把上过名校当做吸引异性的手段,说出在哪个“名校”或“名企”上学或工作过并不能真正吸引人--至少是对于那个你真正想要的另一半是没用的。 没错,你的生活顶多就糟糕一阵子,等过了35岁有了一千万了就好谈了。把钱放在债券,每年领取¥800,000的免税收入,就可以退休去加勒比海养老了。这个想法对吗? 至少我所认识的Banker和其他在金融领域的工作的人没有真正做到的。 引用一个我朋友在几年前完成高盛分析师项目的时候说的话:“即使是合伙人也得在周末跟他们的孩子玩足球的时候接客户的电话。” 如果你真的一直工作那么长时间的话,你就会为能够真正意义上退休这个想法而感到麻木。 你可能会为永远都在忙碌,接电话这样的生活感到兴奋;你也许喜欢每周出差的生活;也许你只是想放松一下。 工作和乐趣是相关的。 不过关于乐趣,在银行工作有几点是肯定的:比如,银行业比其他行业有更多枯燥重复的工作。所以比较其他选择。你很有可能根本不会“喜欢”你所做的。 这一点是我之后才想到的:有谁会想在工作中能够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一切都是金钱上的事儿! 恩,也许这不完全是准确的。有些领域可能比其他领域更加孤独—有一个关于银行的秘密可以分享给你,在银行你将会认识到很多关系密切的朋友,因为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与他们度过的。 但是在其他大多数领域里,你可能在大多数的时间是孤独的,或者你都没有同龄的朋友。 那么,如果没有朋友陪你的话,光有钱有何用? “如果你自己开公司的话,你可能会发财,但你也要承担公司倒闭的风险。如果你的公司倒闭的话,可能理想中辉煌的一生就戛然而止了。在另一方面,如果你进入金融行业的话,你可以在不冒险或承担失业风险的情况下轻松一跃,成为千万富翁。” 如果你不是在这两年闭门造车的话,你会知道上面第二个观点是谬论。 但是你也许没有意识到上面第一个观点也许同样是错误的。开公司所真正承担的真正风险不是倒闭的风险,而是关于一个从来没有人告诉你的一个风险(是的,你很快就会读到它了)。 不卖关子了,切入正题。 “那么”,你说,“关于那些我所感兴趣的领域呢?为什么你说我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是的,这是一个老套的话题。我们已经从投行精英们喜欢的方面讨论到不喜欢的了。 但是,还有一些需要补充的。 比如说说收入浮动很大。你需要知道banker在工作前几年是几乎存不下多少钱的。 如果你在纽约,$60k-$70k的底薪不过让你裹腹,奖金让你刚刚好还完信用卡的欠款。即使是有VP或者是更高职位的那一批,很多人收入$500k, 也很快一文不留,毫无储蓄。 你觉得你可以避免这个情况,储蓄更多?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只会让你向现实妥协。 如果你真的想变得“有钱”,你必须在公司里熬到MD阶层,成为有着固定生意伙伴的资深MD。 这一切都不会在5-10年内发生。 地位,名声? 是啊,你的父母有谈资了,他们可以向其他吹捧名声的父母吹嘘,在此之外这对你生活就没什么影响了。 生活方式:如果你有客户和在线交易的话,你得保持随时待命的状态,无论在哪里,MD即使在休假也得回复邮件,检查黑莓手机的信息。 即使有这些缺陷,银行业是很好与人建立真正联系的好地方—你工作如此长时间,想不建立都难。这些关系将(相对)让你保持清醒。 每个人都听闻过关于裁员和停止招聘的“风险”,但是在年轻的时候被解雇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还年轻,还有大把大把的机会。 但是当你走到中层的话,被解雇的话,可能就很难回去了,尤其是在你有2个房贷,3辆BMW和2个孩子的时候。 Sales Trading “好吧“,你说,“既然银行业不好混的话,我懂了,那我去做Sales Trading。这样我在保持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赚同样或更多的钱。” 乍看,生活变美好了,因为你不需要加班,即使要,也不会工作到那么晚。 你还可以跟人们说你在银行工作,所以说上去也很有面子。 再加上,社交方面跟在银行工作很像:因为工作的关系,你会交到很多朋友。没错,你可能会在加入trading desk联谊会新人阶段受欺负。 同时,许多Trader比较而言更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原因是他们不需要做Pitch book。工作中枯燥的成分少一些,也不需要帮忙打杂,比如买咖啡(当然实习生除外)。 所以,还有什么要注意的点? 风险和选择其他行业的机会:大多数在IB的entry-leveltraders收入相当,收入更多与小组表现而不是个人表现挂钩。 不过当你走入更高的阶层时,情况有所改变—这在银行业发生可能性更大,一个普通的VP可能因为他的MD出众表现而收入颇丰。 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个有非凡表现的trader。可以每一年不知疲倦的带来千万财富,你事业已步入正轨。不过如果有一年收益不佳,不要说我没有事先警告过你。 不论你在哪个领域的trading方向工作,像一个读者指出的,转行的时候trader不像banker一样,有那么多的机会,这看上去不合理--不过事实就是这样。 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一直在trading领域,在HE或者PropTrading公司工作,或者就退出金融领域了。 如果你是实习生或者工作时间不长的话,你可以向其他领域发展,不过你没有与在银行工作的分析师一样有那么多的选择。 Private Equity 这可是理想之地:更丰厚的薪水,甚至更有名声,再加上工作时间相对更少。 事实上并不如此。 首先来说说名气:99%的人听说过高盛,不过一般人可能甚至连PE是什么都不知道。KKR或者Blackstone可能对你来说名气很大,但对于非金融领域的人可能都没听说过。 收入:并不像传说中那样,PE收入其实对大多数进入PE的人说差不多。当然,如果你从银行业跳槽过去,你会有更高的底薪,加上保证以某种方式发放的奖金,但是你不会在25岁的年龄就开始赚一百万美元。 不否认,大型PE的合伙人会比其他一行的顶级banker挣10倍或更多的钱。 但是这个机会只是属于极少数人的,PE的行业更小,可能因为一次错误的投资,职业生涯就毁了。 新进职员被炒的风险比在银行会小很多。但是升职也同样很难,甚至更难。 相比而言,PE工作会少了一些枯燥,不过也要当头棒喝一下:如果你觉得评估公司,建模,做尽职调查不有趣的话,你还是会讨厌PE的。 社交部分总是被忽略的—一旦你进入买方,你将会失去平常一起出去玩的大批朋友,而你的同事都偏年长。 生活方式通常会“更好”,但是如果你去一家大型基金的话可能就不一定了。你会重归银行忙碌的生活。尤其是当你为一个交易工作的时候,你将会非常忙。 Hedge Funds 上面谈论的大多数情况同样试用Hedge Funds,平均工资可能会更高,不过我并不肯定这一说法,因为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去证实这一说法。 再次强调,在大型最出名的公司工作的生活方式与在银行工作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在HF工作风险会更高。原因很简单,HF很容易破产。 我汇编了区域性银行,PE, HF的信息。当我整理Hedge Fund列表的时候,我一直划掉“在去年,某某基金在”Business Description“项下列明停止经营”的HF。 说这些,我不是想吓唬你,让你远离Hedge Funds。我只是想说明HF比你所以为风险性更大。收入比银行业和PE波动更大(更像Sales Trading),同时生活方式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妙。 Management Consulting 我已经在去年无情摧毁过人们对此的幻想过了。我打算再来一次。 首先,ManagementConsulting的收入比其他领域更低--除非你打算零底薪在小的Propshop 工作。 很难比较高盛和麦肯锡哪个“名气”更大--不过一般人对“consultants”的认知度比“PE guys”接受度更高。 接下来谈谈出差方面: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很有趣,不过很快你就会为每周去Yukon新的油田挖掘项目“提供意见”而厌烦了。 咨询公司最大吸引人的一点是:相较银行业而言,“枯燥”的工作更少些,“脑力思考”的工作多一些。 不过这些是事实吗?在咨询公司工作“多样性”可能更多一些。不过我认识很多的咨询师,他们都觉得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大多数的“研究”工作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然而,大体来看,咨询公司工作“乐趣”会更多。 另外一个吸引点是:转行机会。曾经有一个Consultant的跟我说过:“Management Consulting是唯一给你未来发展带来无数方向的行业。” 但是去问任何一个面试过PE或金融相关工作的Consultants,他们都会告诉你一个不同的答案:是的,咨询的背景可能让你有可能进入那些领域,不过比起banker来说,难度会更大。因为你很难“证明”在你从来没有使用过LBO模型的情况下,你知道该如何用它。 不过,这对去商学院或者晋升公司”管理层“工作是很好的铺垫。不过对于金融工作来说,你的consulting背景相对于banker就没多大优势了。 大型公司 我并没有收到多少信件或关于这个的评论。也许没有人有做这行或者你已经知道如何去权衡了。 不过我收到很多信件问:“我想在进入银行之后去公司发展。这样我就有更好的生活方式了。你可以跟我说说这个方面嘛?” 我的回答很简单:“这跟PE很相似,不过工作时间会减少,薪水更有竞争力。 你被解雇的机会几乎为零,除非你在一家刚好之前为倒闭的start up工作。但是,晋升顶层的机会,尤其是在集团公司里面,就很小了。 这里工作,生活方式可能会比上述其它选项好得多:大多数时间不需要出现,工作时间正常,除非在进行一笔交易的时候会加班。 其他考虑因素根据不同工作的公司和小组表现的情况有关————有时候你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结婚的,有时候,可能有更多的成员跟你年龄相近。 如果你在去银行之后来这里,或者来自上述列明的其它行业,你会觉得比照之前忙碌,24小时待命的生活。这里工作进度缓慢,同时,你没有很清晰的退出途径,因为我们是与其它选项一起讨论的。最有可能的是,你回去商学院进修或者跳槽去其他公司。 我有一个理论,每一个去银行的人如果重选一次,会想去创业。我收到了大量像如下开头的评论和邮件: “你好,我想在银行业呆两年,接下来用这几年攒下来的钱开一家公司。你觉得只是一个好注意吗?如果是,你觉得我应该进哪个行业?” 不,这是一个愚蠢的注意。 1)在两年内,你攒不了多少钱。 2)银行业为创业铺垫是痴人说梦。 上面一点也很难说。因为这很要看你打算开怎样的公司——线下,线上,做产品,还是做服务—你是想成为下一个谷歌,还是只想和朋友开个酒吧。 不过有两点几乎没有被人提过: 1) 风险不在于破产或者毁掉你的生活,而是你在消磨了时间之后,还是停在原点。 2) 比较而言,这是让你最孤单的一个选择。因为你没有同龄人—你可能会独飞,或者有雇员。 是,有可能你的公司会失败,但是这不意味着你的生活就结束了——这样的故事在硅谷无数次上演,每一个人也卷土重来。最有可能发生的是,你也许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都没有引起关注,没有赚钱,也没有赔钱。 在社交方面,即使你有雇员们,你也不能真的和他们一起出去”闲逛”。尤其是你独立或者与另一个人创业的时候,这是一个孤独的旅程。 收入,乐趣和生活方式是怎样,根据你做的事情几乎是无法比较的:也许你一周工作100个小时,你为此讨厌你的生活,或者你就把你的事业当做一个简单的兼职工作。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选择在线工作,因为如下三点因素:线下需要更多的工作量,机会不多,同时更多限制生活方式。 Cliff’s Notes: 文章很长, 也许你并没有读完。 不要紧,看以下要点: 1)为了"致富"或者"为做其他事情做准备"而待在金融领域是个失败的策略。短时间内你发不了财—如果你想做其他事情,像Nike提倡的:just do it. 2)大多数金融相关的工作有更多人们没有提及过的潜在风险。你也无法在此中如有”正常工作“的人们一样有的”生活方式”,即使身居高层也同样无法避免。 3)如果你想成为上面提到的行业的佼佼者,你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做出牺牲,承担风险。你的愿望不会再”几年内“实现――可能你要花10-2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实现。这里没有快车道。 4) 以上所有行业都需要大量社交。这几乎是每个人所忽略的方面。希望你从现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5)小心exit opportunity上的限制。例如,几乎没有人告诉你的一旦你深入HedgeFunds,转如其他使用策略完全不同的行业很难了。 所以,那你该怎么做? 正如Fox News所说:I report, you decide.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清科数据:9月投资市场回暖 国务院“政策红包”坚定不移的砸向互联网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