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新一轮降息降准趋势的来临,市场无风险收益开始再次下降,而银行理财再次首当其冲,主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再次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据了解,截至8月末已有50款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潮”可能还会延续。
发现
50款理财产品现“提前终止潮”
据银率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50款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其中'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1998',this,event,'1770') 中信银行(' 601998,' 股吧)、广发银行、' howImage('stock','1_601939',this,event,'1770') 建设银行(' 601939,' 股吧)等均有不同数量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从产品系列来看,招商银行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系列为该行的“鼎鼎成金系列”,中信银行为“惠益计划稳健系列”,广发银行为“广银安富(高净值客户专享)系列”,建设银行的两款产品非同系列产品。
从提前终止的产品期限来看,短中长期均有,投资期限最短的产品为33天,最长达942天,其中29款产品的投资期限大于180天。产品提前终止的天数也是从提前1天到525天不等,平均提前116天,其中30款产品提前结束的天数小于60天,11款产品提前结束的天数大于180天。
从收益水平来看,提前终止的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低的为5.2%,最高达7.3%,六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6%。这些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到期均实现了预期收益率,但在计算收益时,是以实际投资天数计算。
由于投资天数的缩减,实际到账的收益金额会小于投资者原来的预期。
省会一' 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从今年7月份,类似提前终止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大面积增加”。
调查
理财产品集中提前终止“很少见”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即可找到答案,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都会规定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收益按照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天数计息。而95%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都没有权利提前终止。
不过,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但并不代表提前终止是理财产品经常发生的事。
一般提前终止的多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本身附带提前终止条约,一旦挂钩标的走势触发理财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产品提前终止条件,则产品自动终止。“银行主动提前终止的不是很常见,尤其是这类非结构性理财产品。而且像今年多家银行集中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更是少。”上述银行业人士如是说。
股市下跌、降息降准或是主因
受今年6月底A股出现极端行情影响,各家银行开始紧急排查可能流入股市的理财资金。
那么,多家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原因都是“股市下跌”惹的祸吗?
记者注意到,在几家发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银行公告中,仅有建设银行明确写明该产品是通过' 信托产品绕道股市,由于股市下跌影响而提前终止。
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在其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公告中并未明确表示是受股市影响。
据银率网分析师殷燕敏分析,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最终的投资标的均为固定收益类资产,提前终止均与股市无关,主要是受到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市场资金面不断宽松、基准利率不断下行的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也随之下行,融资企业很容易在市场上找到更为廉价的资金完成债务置换,由于融资企业提前还款导致银行也不得不提前兑付理财产品收益。
预测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潮或将持续
“银行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潮不会马上结束,未来应该还会有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陆续提前终止,尽管监管已经严控银行资金风险,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配资业务比例有所调整,但之前银行理财资金做配资业务的资金还没有完全撤离,如若股市继续下跌可能还会有产品提前终止。”殷燕敏说。
此外,央行不断降准降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融资方债务置换提前还款引发的理财提前兑付也会继续出现。
面对理财产品提前终止,银率网分析师提醒投资者,需要经常关注理财账户、银行的信息披露公告以及银行的短信通知等信息,及时了解自己投资产品的情况,如遇到提前终止,可及时选择其他高收益率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