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想分家后,郭为低调潜行,韬光养晦。经历一番波折,他带领神州数码终于闯出一条道路,重新创业的他视图用行动证明智慧城市不只是噱头。
从联想分家后,郭为低调潜行,韬光养晦。经历一番波折,他带领" 神州数码终于闯出一条道路,重新创业的他视图用行动证明智慧城市不只是噱头。
《维珍创业经》是"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最近酷爱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是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他自经商开始就从未停止过其特立独行的举动,他曾驾驶热气球飞越大西洋和太平洋。
理查德·布兰森身上重新起航的动力和心态,让郭为找到了共鸣。从联想分拆后,神州数码一直在IT产业寻找着自己的定为,分销转型IT服务,再转向互联网,郭为坦言自己现在才算作是一个追梦者。
在一个悠然的乡村田园,《英才》记者见到一袭随意装束的郭为。一件麻布格子衫配搭时尚的休闲短裤,棕色皮鞋加白色袜子。褪去西装革履,“不再端着”的郭为自在舒心,他笑言:“自己现在的状态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神州数码吸的智慧城市引了众多好朋友前来加盟,比如Uber全球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今年1月份,郭为在美国硅谷参观了Facebook和Google,当时不还知道Uber这个公司,据朋友介绍“未来最有价值的、对整个互联网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力就是这家叫Uber的公司”,但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并未会面。而此时,Uber正有意接洽神州数码。
时隔数月,在贵阳的大数据论坛,二人见面只谈了半个小时,旋即Uber和神州数码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特卡兰尼克介绍,随着自己创业初期的“打车”这一基本初衷的达成,Uber开始着手挖掘更深层次的价值——城市服务。
“我们在美国的一些城市,送快件,送食物……通过算法,可以将闲散的存量汽车资源变成有价值的公共资源,在城市中创造新的职位、增加司机的收入、实现节能减排。”卡兰尼克的愿望就是想将这一模式复制到中国。
不过面对中国各地方政府的政策限制,Uber在中国遇到了不少麻烦。而深谙政府服务市场的神州数码无疑是最为合拍的搭档。与Uber合作,产生跨行业的化学反应,卡兰尼克曾公开表示,“我想尽快看到神州数码的平台,期待双方的合作尽快达成。”
“二次创业”初期,神州数码的智慧城市战略就一直被人质疑,有分析认为以分销、IT服务乃至全部业务的利润,反哺智慧城市,未来风险会不断加剧。每建成一个新的智慧城市,就可能需要上千万的成本。
然而经历了蛰伏期,郭为的智慧城市梦终于有了开花结果的迹象。从磨破嘴皮子兜售自己的想法到别人主动找上门,此时智慧城市曙光初现。
郭为的坚持不再是一厢情愿,“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顶层设计的出台,让一切与互联网相关的设想都不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这些曾经天马行空的跨界融合的商业理念,现在都已经开始或即将落地,并且能够创造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二次转型我特别快乐”
理查德·布兰森的灵感
《英才》:神州数码有两次转型,你觉得第一次转型和第二次转型,哪个难度更大一些?
郭为:很难比较,就像你问一个小孩,说你上中学难还是上大学难,一样。
《英才》:心态会不一样吗?
郭为:第一次转型是痛苦的,第二次转型是快乐的。
我很快乐,第一次转型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不知道该怎么弄,看不清楚,也弄不明白,只是觉得必须转变,遇到了很多问题,自己的心态也不是那么好。但是现在我觉得特别快乐,二次转型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英才》:你从《维珍创业经》这本书中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郭为:这本书主要将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的创业经历,他从小有语言障碍、阅读障碍,没上大学,就去创业。60年代做音乐、做出版,第一片唱片就成功了,成功了以后又去做航空公司,后来又进入酒店、传媒行业,你看他就是完全不搭界的东西,他一生的创业经历非常有意思。
对于神州数码来说,投资人对我们这一类公司,从识别度的角度来讲比较困难,我们上市的时候是分销代理业务,后来又做集成服务业务。
这块业务因为当时放在香港,投资机构根本不认可他的价值,在国内的价值远远高过了香港,说明不同的资本市场有不同的认可。
另外,对于公司内部结构的调整,是一种非常大跨步的转型。我感觉神州数码的转型和英国维珍的经历非常相似。
《英才》:未来智慧城市的转型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在你看来才算是成功?
郭为:必须承认,不管是资本市场也好,还是客户市场的认可,哪怕是一个阶段性的认可,也是一个里程碑的成功。
智慧城市,是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所酝酿出的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本身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你很难定义最终智慧城市是什么样子。
工业革命的早期,谁能想象到今天的城市会是这个样子,没有人会想象。我们也很难想象一百年或者两百年以后城市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未来的城市一定是智慧化的城市,是在信息化管理下的城市形态,而不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形态。
能够不断地让我自己很兴奋,或者整个团队也非常兴奋的地方,在于我们做着一件很伟大的事。
我们是内容提供商
《英才》:这一两年神州数码与政府部门、其他企业的合作特别多,比如Uber、" 沈阳机床等等的合作,你是否认为当前应该以合作模式来快速发展自己?
郭为:每个企业都有它的核心竞争力,围绕你的核心竞争力,不可能包打天下。我必须要跟别人合作,才能把这个能力释放出来。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当前互联网+大趋势的环境下,其背后的技术、数据和内容应用,以及如何让这些核心的技术释放出来。
不跟" 沈阳机床合作,怎么可能去打造工业4.0的概念?农业也是一样,收购了中农信达,以土地确权为切入点,开始非常大的布局,从省域的信息化到县域,到村域,基本上在农业信息化领域里面,我不觉得谁可以PK我们。
《英才》:和蚂蚁金服合作是为了做互联网金融吗?
郭为:不是," 腾讯、阿里跟我的合作在于他们都是入口提供商,阿里通过支付来占领2C的入口," 腾讯通过微信和QQ来占领移动端的入口,这个入口就是社交平台,但所有人都用的时候,它就没有增长空间了,怎么样使它的价值更大?还是要找到内容。
我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对这些互联网公司极其重要,整个政府的服务看起来是很零散的,但它汇集起来会是高频的,这样就需要我们提供内容,所以他们就会找到我们。
《英才》:如何理解这个入口?
郭为:它是我的入口,我不能是它的入口,我给它提供内容,我们是内容的提供商。
摸到一张好牌
《英才》:你什么时候开始有做智慧农业的想法?
郭为:当时我们本来要收并购一个公司,有机构给我们介绍中农信达。
尽管当时这个公司利润不高,但我的投行顾问看了以后,发现中农信达的价值可能更大,我一听就非常兴奋,我做了这么多年的软件,知道软件的痛点在哪,软件的痛点不在于做多大的软件,而在于这个软件能够复制多少,越小越容易成功,越大越不容易成功。
只谈了一个小时,就定下来了。我当时就知道摸到了一张好牌,然后开始布局。
中国的农业农业信息化改革,首先是需要有政策来落实,就像30年前如果没有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改革是没法实现的。
现在农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农业的产权问题,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的分立是一个创造性的东西,三权分立以后,使经营权更有价值,这个事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中农信达是做土地确权的,做到了最核心的部分,而且他们做了十多年,这个团队非常棒,我特别喜欢。
《英才》:农业信息化板块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郭为:土地确权基础上,搭了一个土地信息平台,以进行产权交易,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就为了进行产权的交易。
在河北做的交易所,就像证券交易所一样,是全国第一个从省级贯穿到村级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确权以后都要进行交易,这个交易的量将会是海量的,最终从农业属性变成金融属性,成为农业金融产品。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率是50%,未来要达到70%、80%,甚至更多,怎么保护农民的利益,不能是像过去,一亩地补贴一些钱,然后就把地占了。一定要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才可能实现农业土地的集中化管理,才会有现代农业。
我们现在也在做物联网,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希望把所有的耕地、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种过什么样的作物,施过什么样的化肥都记录下来,让农民知道如何实现真正的高产、环保、绿色。
在这之后,我们又开始做农业电商,把农业产品实现互联网销售。这样我就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态链体系。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中国经济下一个风口,郭为带领的神州数码经历蛰伏期终于看到智慧城市的曙光,向互联网转型初见成效。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