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P2P · 正文
电商模式的P2P今年必然寿终正寝,
资本冬天很快就要来临
2015-08-26 09:49 江南1535 江南愤青 1
摘要过去很多VC在电商这一波上赚了很多的钱,然后目光瞄向了互联网
金融,期望复制互联网电商的基础逻辑,就是通过做大基础用户规模,然后来获得最终的
市场份额,说白了就是牺牲当前的
收益来获得未来的长期性
收益,更看重对用户规模的期待。

资本冬天很快就要来临" />
最近新浪在搞活动研究“互联网+”,其中也包括互联网+
金融。而我看了马明哲大佬的访谈,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那句话,大家对互联网
金融的期待太高了。
感觉很熟悉,类似的话,我大概三年前就说了,别对互联网
金融抱有太大的期望,别搞的互联网
金融会是拯救中国的利器和工具,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逻辑,从重要性而言,我们有很多事情,比
金融重要多了,农业稳定、科技、教育、医疗、住房改善,都比
金融要来的更重要,那里搞的好像有了互联网
金融,别的就不需要的感觉呢?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社会有一种很不好的风 气,就是凡说反对互联网
金融的,就是反对创新,扼杀创新的逻辑,我一直不这么觉得。
电商模式的P2P今年必然寿终正寝
第一个想阐述的问题其实说感觉过去VC主导的电商模式的P2P基本上快寿终正寝了,很快会出现大面积的P2P坍塌事件,这里的核心原因我感觉说是过去的VC缺乏对
金融的深刻理解所导致,过去很多VC在电商这一波上赚了很多的钱,然后目光瞄向了互联网
金融,期望复制互联网电商的基础逻辑,就是通过做大基础用户规模,然后来获得最终的
市场份额,说白了就是牺牲当前的
收益来获得未来的长期性
收益,更看重对用户规模的期待。我们看到过去几年大量的资金都砸在了用户规模大的一些P2P领域里,喜欢看
交易规模,待收金额。
我过去也一直想明白,他们的投资逻辑到底在哪里,因为我一直无法理解的就是
金融怎么可能是比拼规模的地方呢?
金融企业一直有个所谓
资本金约束的提法,也就是
金融企业规模都是会受到
资本金的约束的,这不是行政规则,他说
金融运行的基本法则,一个企业规模做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受到
资本金的约束,非常自然简单的事情,所以,
金融企业能否牛逼有时候,只要看
资本金就可以了,更大的
资本金一定可以做更大的规模,这个逻辑是非常清晰的。
这里就衍生出的基本逻辑就是,
金融企业要增加规模,必然要增加
资本金,而增加了
资本金的话,就必然降低资产
收益率,也就是说企业的
收益一定是跟
资本金约束相关,如此来看,
金融企业的高估值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因为缺乏想象力啊。一个能被想象出未来的行业,能有多少估值呢?这个从目前
银行业的估值都可以看得出来,目前
全球银行业的PB都普遍不高,平均水平大概也就是1.2左右,中国大概只有0.8。也就是从单纯的投资角度看,
金融机构并非是很好的投资标的。
那么这里有人就会说,P2P是为颠覆
银行而生,怎么可以沿用
银行的投资逻辑呢?我个人感觉任何一个事物,不要去看表象,而是要看本质,究其P2P本质而言,P2P跟
银行毫无差别,唯一逻辑就是P2P不受管制约束可以,这个是好事情,规模很容易上,这个也是坏事情,不受节制的上规模,必然死得很难看。
后来随着跟大量投资经理聊天,我突然也觉得发现一个真理就是你觉得很当然的事情,在很多人眼里其实并不是如此的,而世界上大多数时候钱又掌握这些人手里,所以这个时候,他们的认知决定了
市场的走向,虽然最终结果可能我是对的,但是过程中我可能就死了,当
市场认为我对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于是也是基于这个逻辑,我得出结论就是
市场永远是对的,世界上80%的人其实本质都是从众而愚昧的,你如果不从众,不变得跟他们一样愚昧,你会越来越聪明,但是却会越来越穷困,所以,你要做的事情,其实是看明白之后,得放下手段,让自己变傻,加入期间,然后在他们变聪明之前,赶紧撤了,这就是我后来说的所谓阶段性机会的原因了吧。
在过去几年
市场充斥了大量的专业的,非专业的投资人,每个人都可以给你讲上很长的一段逻辑来谈他们理解的
金融,例如
金融要普惠,要人人可做
金融,用户门槛越低,价值越高等等,我基本上到后来直接干脆都说,都是对的,对的,能让我跟点不,
价格便宜点就行了。我再也懒得去扯什么
金融是有门槛的,人人做
金融迟早人人都完蛋,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来的之类的话,因为,其实说了他们也听不懂,于是我就这么被逼着成为了很多公司的股东,真没办法,都是被逼的。
有一次跟某P2P公司的一个投资
机构聊天,他说他们也认识到我说的P2P的根本不在于流量,而在于资产,我说那是最简单的道理,资产决定了最终的信贷
风险,跟
风险相比较,你的运营成本压根就不值得一提,他说,他们投资的
机构,也开始从流量转到资产能力了,所以他们就投资了千把万美金了,我说扯淡吧,我干了近十年的
金融,胆颤心惊的干了十年,我都不敢说自己有资产定价的能力了,现在你大手一挥说,让你投资的P2P,从流量转向资产,然后他就立马就有能力了,那只能说明,我过去这十年都可以去死了,因为都白活了。一开始就从流量入手的公司,怎么可能说转型就转型呢,这个又不是演戏,今天演了丑八怪,明天就变成四大美女了。
1">2">3">4">5"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