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er在中国的发展已引起了竞争对手的
反弹,Uber在中国的对手包括滴滴快的、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而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竞争,Uber正尝试变得本土化,Uber已公开表示,计划于上海
证券交易所A股
上市,使其成为中国的公众公司。
![Uber中国自我估值超60亿<a href=]()
美元 预计2018年盈亏平衡" src="http://pic.pedaily.cn/201507/2015721840145938.jpg" />
Uber中国的
融资消息吸引越来越多投资人注意,但由于对自身估值过高,Uber中国的
融资暂时陷入到僵局。
" 腾讯科技拿到的资料显示,Uber中国已启动了B轮
融资,其对自我估值是60到70亿
美元。
不过,尽管Uber在中国发展较快,并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地撬动滴滴快的的
市场,但不少投资人认为Uber中国60到70亿
美元的估值不太有性价比。
知情人士透露,财务
数据显示,Uber预计其在中国的
交易额或将达到其去年
全球交易额的三分之一,但同时也预计将会有和
交易额相当的亏损。
" 腾讯科技拿到的
数据显示,当前,Uber中国还处于
融资阶段,需大量资金投入,预计要到2018年才能盈亏平衡。Uber
全球CEO此前已表示未来3年要投10亿
美元到中国
市场。
![Uber中国自我估值超60亿<a href=]()
美元 预计2018年盈亏平衡" src="http://pic.pedaily.cn/201507/2015721840149769.jpg" />
Uber中国的部分运营
数据(腾讯科技配图)
为何Uber如此看重中国
市场?其原因在于,Uber进入新
市场18-24个月培养期后月平均订单量呈现快速上升,中国呈现出远高于平均的增速态势。
Uber显然对中国
市场觊觎野心,截至到2014年7月Uber在中国的业务已扩张至14个城市,Uber的计划是2015年底扩至40个城市,到2016年底扩至100个城市。
不过,Uber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刷单、过度依赖低价营销、缺乏对司机和车辆审查的质疑。此外,在国家政策层面,Uber也面临很多未知
风险。
Uber在中国的发展已引起了竞争对手的
反弹,Uber在中国的对手包括滴滴快的、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滴滴快的此前刚刚宣布新一轮
融资,试图重新抢回被Uber分走的一部分
市场。
而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竞争,Uber正尝试变得本土化,Uber已公开表示,计划于上海
证券交易所A股
上市,使其成为中国的公众公司。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