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
金融网 ·" 其他 · 正文
兰希:我眼里的互联网
金融投资机会 去监管化和去中心化已经在快速发生
2015-07-10 10:34 天使茶馆 1
摘要国内最轰轰烈烈的时候有2千多家平台,美国找一圈听过名字就也10多家。我们跟着Accel投了Prosper,投的时候是
全球最大的P2P,投完之后,很不幸就被LendingClub超过了。

金融投资机会 去监管化和去中心化已经在快速发生" />
兰希先生是IDG
资本副总裁、
金融服务小组负责人,关注互联网
金融、电商和在线教育的早期投资。之前曾就职于京东商城,负责开放平台部(POP)的
数据分析工作。他还曾就职于中金公司北京和香港投资
银行部工作,主导了多个中国企业的境内外
上市、发债和并购项目。兰希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电子学及
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即便是类似的机会,中国的规模更大、速度更快
先看P2P。国内最轰轰烈烈的时候有2千多家平台,美国找一圈听过名字就也10多家。我们跟着Accel投了Prosper,投的时候是
全球最大的P2P,投完之后,很不幸就被LendingClub超过了。宜信是我们2011年投的,它从2006年开始到今年是第九年,现在体量超过100亿美金贷款余额,而LendingClub招股书上披露是50亿美金左右。LendingClub是2007开始做,都是这七、八年的时间。
看理财平台。我们投了铜板街,去年差不多做了80亿左右的
交易规模,而Betterment差不多10亿美金。但铜板街是2012年开始做,而Betterment是2008年开始做的。铜板街却只花了两、三年的时间,体量超过了Betterment。
挖财就是一个记帐工具,最先是模仿Mint,后来发现学生做得比老师好很多。挖财2014年差不多1亿用户,Mint卖给了Intuit。
从放贷余额、理财规模、用户数多纬度来看,用我们投资的公司来证明,即便做与跟美国类似的事情,中国公司比美国公司干得好很多。
中、美类似的机会
P2P这块,美国有Prosper、LendingClub等,中国最大的有宜信、陆金所、人人贷等,这些都是模式上类似,其实基础模式完完全全不一样。以LendingClub为例,它做的是在线借贷,纯线上。而中国有一个公司跟他一样——拍拍贷,就是学的它。但是好像我们速度没那么快。而宜信线下铺了地面部队,三、四万人去找借款人,模式完全不一样。中国的P2P,绝大部分是从线上募资,而宜信成立的时候,没有线上这个事情!所以说借款端在线下,理财端也在线下,这是一个线下撮合。
社交投资这块,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讲,那个时候这波
牛市还没有起来。国外有一些公司,motif就是专门的一个投资组合,比如这个motif叫新能源汽车组合,它可能从
全球各个
市场找了30个新能源汽车相关的
股票 ,有买入有卖出。你要是对这个感兴趣,可以直接跟着他买。Zulutrade是做
外汇跟单。
移动支付这块,美国有Square,中国版叫拉卡拉。Square就是给你几行代码,你可以集成进去做支付,比如说手机APP上进行支付。还有一些做支付钱包,比如PayNearMe,就是做一个近场的支付,还有好多创新点儿的,包括我们投的Circle,就是以
虚拟货币为介质做一个支付的事情。
瞬时授信这块,就是你提交一下个人资料,比如身份证、住址,我可以用几分钟跑下模型,告诉你可以给你贷多少钱。它跟线下借贷很大的不同点是不用你去物理网点,不用提交大量的工资证明、
银行流水等类似的东西。我根据你提交的基本资料,比如邮箱,我可以全网查你的邮箱在什么地方出现过,给你一个授信,因为它基本是瞬时的,就10分钟给到你。
众筹也算
金融的分支,但是除了股权众筹之外,商品众筹其实跟
金融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们还是把它划到这里面了。国内有天使汇、天使客、天使茶馆。Tilt比较有意思的是,主要是在facebook上可以发起一个众筹,随时随地的。
比特币在国外其实发展得比较猛。我们有个
数据,美国的VC投
比特币这个领域,占他们去年投互联网
金融整体的1/3。中国貌似没有,因为有一些大的监管上的原因。相同的地方,大家都会抄,不同的地方其实是有一些大机会的,美国有、中国没有的东西,可能未来中国会有,有可能是
趋势性的东西。
中、美不同的机会
虚拟货币的协议:因为在美国,
虚拟货币的存在方式变成了一个支付协议,它更多的应用是在跨境支付上面,有Ripple、Stellar等。美国的互联网
金融在这一轮是技术驱动,是去中心化驱动。
基于算法的
风险资产配置:像wealthfront、betterment、sigfig这些公司会有一些问卷,然后提交一些资料,系统会大概获得你的
风险偏好,然后给你配各种各样的
ETF产品,或者是
股票 型
基金。这种模式在美国其实已经兴起了,在中国为什么起不来,是因为中国产品供应不够丰富。另外因为没有
数据,根本不知道背后是谁,也根本不知道用户的
风险偏好。
技术驱动优化借贷:Kabbage是专门帮中小企业做借贷的,receivables exchange是做预收帐款的
交易所。本质上这些都是2B生意,给小企业做
融资的。为什么美国会有?因为美国小企业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
融资难的问题,美国的
资本市场是比较体系化分层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一个线下的
金融机构连接起来。美国把线下的这层东西搬到线上,靠机器给你建议,通过技术把传统线下
金融机构已经解决得不错的机会,搬到线上来解决,提高效率。而中国,底层解决得太差了,传统线下企业借不到钱、个人借不到钱,所以先把线下的事情解决好。中国最大的机会,概括出来叫资产端的互联网化。
中国互联网
金融的演进顺序与逻辑
各位天使实战学院的学员,你们看以看看IDG投的30多公司,按照顺序排列是如何寻找到一些
趋势性的东西的。我们把整个
金融体系划分成三块:资产端、流量端和中间端,中间端我们叫
金融科技,包括
数据、
风险、支付、信用。先看资产端,我们排了一个序,上面是传统
金融机构没有解决得很好的资产类别,下面是传统
金融机构解决得还可以的类别,从上往下,有P2P、P2B、线下小贷、担保、学生贷款、消费贷款、供应链
金融、
融资租赁、保险、
基金、
信托、
股票 、理财以及存款,存款对应的就是
银行,当然是
融资成本最低的
机构。所以互联网
金融怎么搞,我们找填坑的机会,就是从上往下投。
从流量端来说,从上到下的表现形式也是从简单的信息聚合到一个复杂的资产配置,从简单的信息平台(比如
金融界、
和讯),到社区(比如
雪球),到工具(比如挖财),到导流平台(比如融360、91超市),到单一爆款(余额宝),到销售平台及
交易平台。从上往下,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资产端往流量端走叫资产的互联网化,流量端往资产端走就是基于算法的
风险资产配置和理财,两端同时往下走、两端同时往对方走的情况下,
金融科技就是第三端在自循环。整个
趋势大概就是这么走,资产端往下走,流量端往下走,他们同时往中间走,循环科技在不断地循环变大。
去监管化和去中心化已经在快速发生
还是看
趋势性的东西,去监管化有哪些事情呢?P2P监管办法即将出台,出台股权众筹管理办法,发放民营
银行牌照,发放消费
金融公司牌照,发放第三方征信牌照,启动保险费率改革,取消券商指定
交易,推出一码通,IPO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制,取消保代,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本质上在去监管化。在各个领域,无论是
银行还是
金融资产都在放开。
而去中心化大战已经在发生:P2P的千P大战,后余额宝时代的全民理财,投资门槛大大降低,资产端全面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带来变革(打车、红包、收单),
比特币及2.0
货币协议雨后春笋出现,大
数据征信和反欺诈的出现,基于算法的
风险资产配置平台开始出现。重要观点就是,中国互联网
金融最大的机会,还是资产互联网化,把供应链的资产放到互联网上去。而这个机会就是传统
金融机构觉得不好的机会。你先去做,你就有机会。而美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效率,那才是最大的机会。
中国互联网
金融演进阶段情况
我们大概排列一下所谓的行业周期图,从萌芽期到膨胀期,到整合期,到泡沫化低估期,到最后正规运作期。支付这块,支付宝和财富通已经做得很大了,基本上两个加起来占到80%以上的资产份额,其他人没什么太多大机会;
虚拟货币因为监管的原因,没有起来;P2P基本上过了一个峰值在往下也跟我们预测的一样:第一是不良率快速上升,第二是股市吸金吸得太快,第三是所谓的巨头整合开始出现;信息聚合和导流平台这块是处在上升得比较快的曲线,像融360、91
金融做得挺大的;
股票 证券交易平台这块,也是从日活几万到现在日活超百万,就是因为这波
牛市让全民都开始炒股;最后社会化券商,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经历了一个极具快速上升的一个阶段。在座的天使实战学员们,你们在投资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还有其他资产的互联网化,其实这块我们一直挺看好,它还是在往上走。供应链的资产类别,包括
融资租赁、供应链
金融和消费
金融,是我们今年着重看的资产类别;众筹、大
数据征信
风控也处在上升期;
金融基础设施,还在相对早期,特别是股权众筹。
中国互联网
金融投资我们会投什么
第一件事,应该找什么样的资产类别,从资产端来说,我们投早期P2P是不太可能,因为已经过了。资产类别我们觉得还有机会的有两个领域,还是应该要去投的:第一个是供应链
金融,就是传统B2B的问题,是很大的生意,现在B2B、互联网
金融和O2O是我认为中国TMT行业的三大风口。B2B在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一定会有
金融需求,而且来得非常猛;还有一个是消费
金融,消费
金融最大的一定是车和房,这个事毋庸置疑。从产品设计上面,可以做挺好的
风控的措施,保证这个资产比较安全。就是供应链
金融和消费
金融一定是现在我们重点去看的事情。
第二件事,互联网保险,这也是我们一定会干的事。我们投了一个做车险的,完全是尝试。
第三件事,资产
证券化。这是我们对美国
金融危机之前和之后总结得出来的。中国现在
金融体系很大的弊病在于,第一是钱没有流到该流的领域去,第二是
银行的模式是靠存贷息差挣钱,而且存贷息差是受保护的。在今天贷款
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这个模式已经不可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