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
基金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
资本市场有一个
趋势,是好的项目在本土
融资、本土
上市,这是最正常的情况,当然前几年因为很多政策的限制,很多中国优质的企业在海外
上市,最近刚刚上一场论坛也谈到了VIE的热潮。

投资界消息 6月18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有限合伙人峰会暨财富管理峰会”在杭州召开。盛世投资首席执行官、合伙人姜明明、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曲家浩、元禾
资本合伙人王吉鹏 、" 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袁智德 、创业接力天使管理合伙人徐毅律、 歌斐资产合伙人曾纯进行了互动。
以下为互动实录:

盛世投资首席执行官姜明明:关注GP的前世今生,获得高回报率
从去年到今年,看到人民币
基金发展的比较明显的
趋势,想和大家分享,再和大家谈观点。首先,人民币
基金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
资本市场有一个
趋势,是好的项目在本土
融资、本土
上市,这是最正常的情况,当然前几年因为很多政策的限制,很多中国优质的企业在海外
上市,最近刚刚上一场论坛也谈到了VIE的热潮。从长远看,中国的企业应该是本土
融资、本土
上市,所以现在人民币
基金已经大势所趋。我们在全国看到,人民币分化是比较明显,07年、08年所有的
基金都在人民币
基金的概念,现在的人民币
基金往两端,一端往VC、天使,一端是往长期、
上市,第二个是
趋势是人民币
基金越来越专业化,说一个
基金包打天下,基本上已经不太相信了,我们更希望看到人民币
基金的专业化
趋势。
从设施投资角度来说,我们10年在北京成立,五年多的时间,整个管理规模150亿人民币,投了60个子
基金,GD团队超过90家,现在有90家公司通过各种
上市、并购、回购、退出,
上市期间只有60的份额,只要GP选择好,
策略做好,包括我们的LP,在
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获得远出很多的回报率。讲了很多,刚才讲了一些选择GP的观点和要素,我也向大家分享几个观点:
第一,我们不喜欢投大
基金,超过10亿、15亿的大
基金,基本上就是这样子。第二,在看一个GP的时候,更加关注的是这些合伙人的前世今生,他们怎么走到一起,最核心的是他们内部的激励机制如何设立的。因为每个
基金周期都很长,我们希望在我的
基金里有良好的机制,这对
基金长治久安和综合回报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我们在看
基金的时候也要看到
基金的差异性、差异化,在座各位都有感受,很多
基金来募资,讲的故事、行业分析,同质化非常严重。
1">2">3">4">5">6"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