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xense云传感器为厂商提供
数据采集芯片以及
数据整理输入云端的分析服务。Ikair CEO王永涛:“太火鸟是为智能硬件团队提供营销服务,硬蛋为厂商提供供应链服务,而iKair团队Maxense云传感器为厂商提供上游的芯片服务。”

数据收割者”BAT:发布云传感器Maxense,主打服务牌" />
6月17日,在“感知·物的世界——Maxense品牌发布会”上,Ikair团队继“iKair空气胶囊”后,又推出新产品——Maxense云传感器,为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提供传感器芯片和Saas云平台服务。
iKair从智能硬件厂商转型为传感器及云服务提供商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拿到投资(2013年11月,获得" 戈壁投资Pre-A轮200万
美元投资)的智能硬件团队,iKair 的路走的并非一帆风顺,据 iKair CEO王永涛介绍,团队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用廉价的传感器制造出一台可以媲美专业仪器的环境监测仪。在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打磨,iKair 团队在环境传感器算法上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为了将在传感器应用上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贡献出来,才成立了面向物联硬件开发厂商的全新子品牌Maxense,并发布九款云传感器,开始了 to B 方向的崭新征程。
目前Maxense传感器模组集中于对空气环境的检测上,已发布9款To B产品,包括温度、湿度、PM2.5、甲醛、CO2、VOCs(挥发性有机物)、大气压、噪音、照度等一套环境
数据的检测功能。与普通传感器不同,云传感器内嵌了快速联网功能,可以在线校准传感器,还可以通过传感器融合技术及云端算法优化设备的检测结果,从而采集更准确的
数据。
王永涛介绍道:“Maxense 对 iKair 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方向,面对着不同的用户和
市场,但
支撑这一切的核心技术是完全相同的。受限于应用场景和用户的接纳程度,在iKair 空气胶囊中使用的传感器并不能完全发挥 Maxense 强大算法的全部能力,对于 Maxense 来说,会面对更多的应用场景,更多元化的传感器选择,未来的想象空间非常大,我们非常期待看到Maxense 的用户能利用云传感器打造出更多卓越的产品。”

数据收割者”BAT:发布云传感器Maxense,主打服务牌" />
物联网时代的新联盟战略
Maxense 提供的整套物联网解决方案几乎囊括了智能硬件所需要的所有软硬件后端服务,如此庞大的体系,要把每个环节都做好,自然少不了结盟者。因此,在传输方面,Maxsense决定和智能硬件PaaS云平台AbleCloud合作,在后者提供的PaaS云平台上,为B端厂商提供基本的设备管理、海量设备连接、固件IoT升级、云端
数据存储等服务。
基于这一平台,iKair团队开发出SaaS应用组件,提供多种环境
数据应用场景,包括环境
数据解读、消息智能推送、设备联动管理、
数据可视化、能耗分析与节能、用户互动
策略等组件。开发者使用这些组件可以迅速实现各种产品功能。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描述 Maxense 给开发者带来的价值,那就是“快”,“最快30分钟完成原型机”、“研发周期被缩短至1/6”,Maxense 为硬件精益创业提供了有力
支撑,快速迭代和低成本试错将不再是软件开发的专利。
收费硬件+免费软件,iKair主打服务牌
Maxense 的收费方式很简单,只要购买了其云传感器,云端的服务将终身免费享用。在谈及云传感器的定价
策略时,王永涛说:“成本定价是这个阶段 Maxense的定价
策略,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
市场,以最快的速度占领
市场是当前阶段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即便完全不算云服务带来的增值,Maxense 云传感器的
价格也极具竞争力。我们有信心以更低的
价格提供比竞争对手性能更好的传感器。”
简而言之,Maxense云传感器为厂商提供
数据采集芯片以及
数据整理输入云端的分析服务。Ikair CEO王永涛:“太火鸟是为智能硬件团队提供营销服务,硬蛋为厂商提供供应链服务,而iKair团队Maxense云传感器为厂商提供上游的芯片服务。”
Maxense 提供的云传感器硬件模块解决的是环境
数据的准确采集和把
数据传输到云端这两个问题,让
数据从无到有这仅仅是第一步,如何有效的把这些
数据利用起来,向用户传递价值,为厂商提供形成服务闭环所需的
数据支撑,这才是智能硬件真正走向智能化的关键步骤。
挑战“用户
数据收割者”BAT,iKair只做
数据加工,不共享用户和
数据
目前,中国互联网多家巨头都提供智能硬件云服务,包括JD+、百度云和阿里云,此外,巨头们还通过投资模块厂商的方式占领
市场,其中" 百度投资汉枫、阿里投资庆科、京东投资broadl
ink、小米投资绿米。通过这些厂商的无线模块,结合巨头们自有的云平台,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厂商可以快速接入相应的开放平台。虽然巨头们都在标榜自己生态链如何的开放而完善,但还是有两个特别严重的弊端:一、巨头的云平台无条件的“收割”了厂商们的用户和
数据,二、各平台之间的智能硬件设备仍然无法实现“互联互通”。

数据收割者”BAT:发布云传感器Maxense,主打服务牌" />
(左为AbleCloud CEO 李海磊,右为iKair CEO 王永涛)
专访中,AbleCloud CEO 李海磊表示:我们也承认巨头的发展势头很猛,在所有的互联网领域里面,培育
市场的人不一定是收获
市场的人,如果你不符合
市场的原则,把它培育大了就面临流失。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其实最终更在乎的应该是用户和
数据;巨头用短期利益买断了你的未来,当创业公司走向
资本市场的时候,已经没有故事可讲,因为最核心的用户和
数据都掌握在巨头手里。AbleCloud或Maxense,都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帮助硬件厂商把自己的云智能化做到更好,做的也仅是“
数据加工”,而并非巨头们的“
数据共享”。
iKair CEO 王永涛称:“我们并不拥有用户的
数据,只是提供服务的,当你需要拥有某种服务时,愿意公开自己的
数据,这也是双方完全自愿地去享受服务。用户最需要的是一个准的传感器,所以他需要把
数据传到云端,录用最低的成本分析这些
数据,通过分析
数据获得更好的服务。”
任何产品,
价格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虽然并未透露具体
价格,但是王永涛表示Maxense确实降低了传感器的成本。目前Maxense云传感已经实现模块量产,采取的是“先订单,后加工”模式,预计2015年底将实现30万量产,下一步目标就是迅速扩大
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