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其他 · 正文
留心影子
银行:危机爆发前的泡沫年代,都伴随着影子
银行信贷的急剧膨胀
2015-03-26 09:41 新浪
财经 魏德纳 1
摘要MarketWatch专栏作家魏德纳(DAVID WEIDNER)指出,目前影子
银行信贷已出现扩张迹象,这短期内是件好事,但是长期角度看来,以往危机爆发前的泡沫年代,都伴随着影子
银行信贷的急剧膨胀,因此必须密切关注。

银行:危机爆发前的泡沫年代,都伴随着影子
银行信贷的急剧膨胀" />
MarketWatch专栏作家魏德纳(DAVID WEIDNER)指出,目前影子
银行信贷已出现扩张迹象,这短期内是件好事,但是长期角度看来,以往危机爆发前的泡沫年代,都伴随着影子
银行信贷的急剧膨胀,因此必须密切关注。
以下即魏德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股票 和
债券的
牛市越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样子,
投资者就越是想要做出自己的预测,预测那不可避免的
熊市何时将会到来。
不仅仅是我们的MarketWatch,这些日子以来,整个
金融媒体都在传达着这种复杂的消息:
经济增长终于到来了,投资的时机也到来了——直到一切彻底轰然崩溃之前。
唯一的问题是,那一天到底何时到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Center for Financial Stability上个月晚些时候发布了一份
金融市场流动性报告。如果不了解眼下的
金融或者
经济背景,要读懂这份报告多少还有些难度,但是大致上说来,报告度量的是
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协议和商业票据,都是为私营部门提供信贷来让他们扩张的工具,换个我们能够理解的说法就是——度量私营部门的印钞机。
CFS发现,这些由
银行系统创建,在
银行系统之外
交易的短期信贷由1月到2月略有扩张。正如《
华尔街日报》的凯西(Michael Casey)所指出的,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因为自贝尔斯登2008年3月崩溃以来,这种情况还是首次出现。这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对这种信贷工具的需求可能通过商业票据
市场为
经济提供推动”。
一个活跃的信贷
市场可以稍稍接过提供廉价资金的任务,减轻联储身上的压力。自由
市场可能会再度开始运转,履行设计时被赋予的使命。
原本,短期信贷的提供都是
银行的主要业务,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监管,他们对这些事务的参与度已经大大降低。由此造成的资金缺口当然也需要填补,因此我们才日益熟悉“影子
银行”这样的字眼。
因此,这部分信贷系统缓慢增长,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好消息。这其实是同时显示了借款方(主要是企业)在投资,而放款方(
银行、
基金和其他
机构)则充满了信心。
从这个角度说来,这些信贷产品近期的增长是个健康的信号,显示
金融市场正在重新回归平衡。私营部门
投资者和承销者重新入场,接过联储的接力棒。
短期角度说来,这无疑是个
利好消息,只是,所谓
利好也是有限的。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相关
数据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
金融危机和大衰退之前的那几个泡沫年头当中,这一
市场也发生了迅速的扩张。2000年,它的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了房价之类。到2008年,
市场的规模膨胀至7万5000亿
美元,从历史标准看来,过度膨胀了50%之多。
目前,这一影子
银行信贷
市场的规模是4万1240亿
美元,较之历史长期成长
趋势线依然低40%以上。事实上,正因为差距如此明显,CFS总裁古德曼(Lawrence Goodman)才在报告当中写道:“尽管
央行流动性已经溢出,但这个世界依然遭受着
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折磨。”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
市场不但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扩张自己,而且它也必须扩张。只有影子
银行提供的信贷规模接近或者超过长期
趋势线,危险才会到来。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来看,临界点还要若干年才会到来,但是一旦
利率上涨,私营
融资更能够为借款方所承受,则这放款的速度便会加快。
当影子
银行信贷超过
趋势线的红线,
投资者就该意识到危险的来临。
投资者必须明白,这些
机构并不像
银行那样受到严格监管。因此,他们完全可能在几个月、几周,甚至几天内崩溃。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对手方协议与
银行建立了密切的关联。
总而言之,密切关注非
银行机构的信贷总量,对
投资者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说过去的
金融危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训,那么这条无论如何都该是其中之一——当
华尔街疯狂拥抱
风险的时候,我们最好选择远离
风险。(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