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要靠什么养老?
有人是养儿防老,这在旧社会以及现在的农村确实非常普遍,老年人没有或很少有经济来源,等到老了只能把老年生活寄托在子女身上,尤其是儿子身上,因此很多地方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非常严重。但是一旦子女不孝,老年人的生活往往会非常凄惨。
有人靠退休金养老,工作期间缴纳社保,退休后每个月可以领取一定金额的养老金。但是养老金金额往往比我们退休前的工资要低很多,比如退休前月薪1万元,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可能就只有3000元,如果单纯靠养老金过日子,生活质量会下降很多。
有人在年轻时积攒了大笔财富,年老了就去啃这些老本;有人退休后返岗,继续发光发热。不过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养育子女及赡养老人已经耗尽了我们很多财力,并且退休后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问题,养老一直都是一个大难题。
新的养老方式出台——以房养老
2014年6月23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 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自当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率先开展老年人以房养老试点,试点期为两年。但是两年过去了,以房养老却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什么是以房养老?中国的老年人大部分都有房子,而且过去十来年房价涨幅非常大,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且一般死亡之后仍有一定价值,如果老年的时候没有经济来源或是收入很少,可以将房产抵押出去提前套现变现,在余存生命期间,每个月可以领到一笔长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入。
一般情况下,房屋要先进行价值评估,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 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每个月领取的资金要依据房屋的价值、年限、升值预期以及老人的年龄等方面来决定。老人去世后,如果继承人不要求赎回房产,则保险公司会取得房屋的处置权,如果处置之后的资金在扣除老人的相关支出之后仍有剩余,则归继承人所有,如果没有剩余则由保险公司承担。
案例北京市的一对老夫妇已经70多岁了,两人的退休养老金加起来一共7000元左右,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还是有压力的,经常感到经济拮据。前几年两位老人的独生女去世了,因此不可能依靠子女养老。他们有一套90多平米的三居室,2015年当得知“以房养老”这种方式,他们找了一家靠谱的机构对房屋进行价值评估之后,将房子抵押给一家保险公司,现在每个月可以领取9000多元钱,加上退休金一个月的收入有1万6千多,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如今,老两口计划现在国内游玩一圈,然后再去欧洲' 旅游。
在这个案例中,老夫妇不仅每个月能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而且房子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自己的,他们不仅有居住权,还可以将房屋出租出去。保险公司从中也可以得到好处,首先老人每年要缴纳一定的保单费用,其次是老人去世之后可以得到房屋的处置权。
以房养老实施受阻,保险公司和老人存在哪些顾虑?
以房养老是从国外引来的舶来品,但是在中国实施两年以来却一直不见起色,保险公司和老人均不积极。他们到底存在哪些顾虑?
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顾虑:一是经过连续十多年的上涨之后,中国房价可能面临拐点,未来能否持续升值值得怀疑;二是中国人均年龄逐渐增长,他们怕遇到老年人的长寿危机,这样房屋的处置价值可能不足以弥补对老年人的支出。
从老年人角度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大多数人都想把房屋留给子女。中国人向来把房子看的很重,在以房养老方式之下,虽然自己仍然有居住权,但是去世之后的处置权是保险公司的,子女如果赎回也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此外,如果老人把房屋抵押出去,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有可能会加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子女们心里可能会有怨言。
如果没有子女则不存在这种顾虑,但绝大部分有子女的老人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觉得在去世之前应该给子女留下丰富的物质财产。
以房养老只适合很少一部分人群,要想在中国实施下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适应过程。现在年轻人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等到他们老的时候,以房养老或许就可以流行起来了。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以房养老为何在中国行不通?还是传统思想在作祟》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