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收益6%~12% 不等,每月收息,5 万起投,另还有礼品相送。”随便走入上海任何一家线下理财机构门店,都会看到类似的广告宣传语,这似乎成为了线下理财产品的标配。
在魔都,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CBD 甲级写字楼里,或是商业中心,你若细心会发现,各类财富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超高收益、高大上的金融包装、雄厚的背景、优质的投资项目在他们的销售员嘴里似乎成为了世界上的独一无二。
可“金无足赤”,更何况是线下理财。在借着' 互联网金融的“东风”进行野蛮生长之后,随着市场走向理性和监管的落地,线下理财的高大上面纱也开始被掀开,露出其本来面目——非法集资。
上海成重灾区
“线下理财机构的对象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这部分人闲散资金较多,对于风险没有判断能力,对理财产品不能够做充分的调查分析,难以了解借款人的真实身份和借款用途,理财主要是看收益和销售员天花乱缀的吹嘘。”盈灿咨询高级分析师张叶霞说。
由于线下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较高,一般在5万起步,因而其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
据数据统计,上海目前的线下理财机构超过150 家,线下理财机构门店超过3000 多个,2015 年融资金额超过1 万亿;而2016 年第一季度,线下理财机构新增15 家,融资金额超过3000 亿。
但是随着e 租宝等理财平台相继出事,投资者们对相关理财公司的负面新闻关注度增大,开始意识到线下理财产品风险大,投资人采取提前兑付或者产品到期后不再投资的方式来规避风险,造成了理财公司资金链紧张,从而发生连锁反应,导致兑付事件的频繁爆发。
根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仅2016 年第一季度,上海线下理财9 家公司爆雷,涉及受害投资人超16万余人,资金规模达600 亿元。
而据记者统计,从2016 年年初至5 月中旬,上海线下理财有12 家遭遇兑付危机,涉案金额超过1000 亿,分别是大大集团、鑫琦资产、快鹿、金鹿、当天财富、中晋资产、炳恒集团、国洲金融、融宜宝、东虹桥小贷、鹏华资产、国弘集团。而大大集团、快鹿、中晋等兑付金额都在百亿以上。
“线下理财公司,因为信息不透明,它们的成交量和坏账等情况外界很难判断,监管层也无法获知,使得监管难度加大,这也使得它们运作模式更加的隐蔽,更容易骗到钱,而且规模很容易壮大,一旦出现危机,基本是在百亿级别。”张叶霞说。
据记者了解,线下的理财机构一般采取的是“庞氏骗局”的手法,也有一些机构是通过先吸收投资人资金再放贷的方式,这种本末倒置的模式,极易形成资金池,一旦资金无法及时补充,资金链断裂就会形成兑付危机。
市场理性+ 监管是主因
无论是面临兑付危机的线下理财机构数量,还是兑付的金额,上海都是首屈一指的,如大大集团、快鹿、中晋资产等。
那么,为什么上海会成为兑付危机的重灾区呢?
“这其实与上海线下理财市场的乱象分不开关系的,因为如果线下理财一直践行的是规范经营,是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兑付危机的。同时,地域的传导性加大资金链的压力。”金重资产市场总监姜林说。
大大集团、快鹿、中晋等兑付危机事件也促使上海线下理财市场走向理性,更多的投资人在线下理财中更有经验,对于线下理财机构的违规操作也更加的敏感和了解。
除此之外,上海相关监管机构对线下理财市场乱象的严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据记者了解,2016年4 月5 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也是全国范围内针对打击非法集资而出台的首个地方文件,同时上海的警方对于线下财富管理机构的严打排查,几乎与意见出台同时进行,让外界看到政府整治已处于时空边缘的线下理财市场的雷霆手段,而中晋就是政府首开刀的对象。
近日,有媒体爆料各地网贷风险专项整治部署即将展开,在整治推进中不但是“线上线下一起抓”,而且线下理财平台的“大规模营销”可能成为重点严打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