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世界
原油价格暴跌,似乎跌破很多专家的眼镜,油
价格从14年6月每桶107
美元,一直下跌到14天12月最低值53
美元,下跌幅度50%。单从此轮暴跌的幅度来说,堪与2008年
金融危机后的跳水式暴跌可比。

油价暴跌:是不同
金融机构间的博弈又或是联手坑杀客户" />
近日世界
原油价格暴跌,似乎跌破很多专家的「眼镜」,油
价格从今年6月每桶107
美元,一直下跌到今天12月最低值53
美元,下跌幅度50%。单从此轮暴跌的幅度来说,堪与2008年
金融危机后的跳水式暴跌可比,当时
油价从每桶147
美元下跌到36
美元。
惟看深一层,上回
油价暴跌,有相当成分是投资
银行和
对冲基金联手「
做空」
石油,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
金融操作」,是不同
金融机构之间的一场「博弈」或是联手「坑杀」客户,如国内的航空公司。然而此轮
石油价格下跌,情况比较复杂。笔者认为,这次
油价遽跌包含了三个层面。
大国藉
油价角力
第一,这是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博弈」;第二,也是不同能源类别,例如锂电池与页岩油跟传统
石油能源之间的「博弈」;第三是
石油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因此可以说,今次
石油价格急跌,非只是源于世界
石油生产过剩、
石油需求下降所导致的
价格理性回归,而是一场错综复杂,可能牵连更广,把多个大国卷入旋涡之中的多边角力,当中更有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博弈」的战略发展与汰弱留强的成分。
对于今次
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笔者迄今没有看到任何理性的探索解决方案,反而看到是一场非置对方于死地的
石油价格大战。短期而言,消费者和对
石油进口依赖很大的国家得尝一点甜头,而俄罗斯和
石油出口国家无疑是当前的输家。
可以说,
油价急跌演变到目前地步,背后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排除当中有传统产油国家有意把
油价压低,去打击生产页岩油的公司和生产锂电池能源的企业,把它们迫向「墙角」。
如果今次这些生产页岩油和锂电池公司因而闭倒,笔者觉得很令人可惜,因为页岩油和锂电池能源,在今日
全球性碳减排的大
趋势下,应该是世界能源使用结构重整中,未来有一重要席位。若然
油价未来半年继续下跌,则这些新能源公司的确不容易撑下去,需要政府施加援手。政府也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加以扶助。
大混战两败俱伤
此次世界
原油价格的暴跌,不少分析运用不同的模型,包括从政治到
经济模型,全都搬出来试图为这次暴跌寻找一个解释。有
经济理论认为是基础的
石油价格自然回归;也有以政治为分析基础,从英国和美国跟沙地阿拉伯国家联手,制裁俄罗斯;甚至是针对应付中东新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为焦点。
无可否认,从种种迹象来看,此轮
油价暴跌的程度与幅度已经不是
价格回归那么简单,因为
石油生产国家和
石油生产商已经损失惨重。这场博弈的非理性程度与激烈程度,只可以用「七伤拳」来解释。「七伤拳」是一种威力极强、拳拳伤人的武功,练到一定层次,一出此拳,能使对方经脉寸断,气绝而死。不过,它最大的弱点却是,当他将对手打成重伤时,自己也会因此而受伤,伤人伤己。因而严格来说,这是一种导致两败俱伤的「邪派武功」。
笔者虽不知此次
石油价格大战对阵双方的具体人物到底是谁,因为整个战局太混乱。但是,从可能的战局受益方和受损方来看,大约可以了解受益方是
石油需求和进口国,包括中,美、日等
石油需求国家;而受损方包含中东
石油输出国家、俄罗斯,以及拉美等产油国家,而且也包括「伊斯兰国」所控制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产油地区,而激斗双方也壁垒分明。
新能源企业重创
对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欧美联手
经济制裁俄罗斯,要把俄国的产油收入加以致命一击,当然可以理解,而且美国对于俄罗斯给予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庇护,相信内心相当痛恨。另一方面,对于「伊斯兰国」的「失控」崛起,欧美国家亦有把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控制区的
石油生产收入予以痛击,扼杀「伊斯兰国」财政收入来源的战略诱因。
除了政治博弈的层面,从工业或者说是能源使用结构重组的角度看,这次
石油价格下跌也造成新能源,如页岩油和电动车行业损失惨重。若果
石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的确会有个别公司扛不住而破产。对于这类公司,他们是
石油价格大战的无辜受害者,笔者认为,政府应该给予支持,否则,破产之后,这些新的技术的研发就可能停止,对于未来
经济和能源多元化的发展可能有相当大的打击。
俄罗斯坐困愁城
在遭受损失国家中,俄罗斯损失最为严重,因为俄国全国
经济超过一半和能源相关,而且俄国国内近七成的
上市企业,都与能源相关,不管是天然气还是
石油。一旦
石油跌价,对国家和国民
经济损害最为严重,加上卢布贬值,外债偿还能力势必降低,有机会触发类似1998年的
债券违约危机,令人担心。
事实上,近期为了阻止卢布贬值,俄罗斯
央行已将
利率拉高6.5%至17%,反映俄罗斯
货币崩盘危机的现实性,资金流出也相当严重。眼看着俄罗斯的
经济危机眼看着就要爆炸,幸好在俄罗斯当局的大幅升息和干预
汇市下,卢布终于在12月26日止跌回升了37百分点至3周高位。俄罗斯财长西卢阿诺夫表示,卢布最危险时期已经结束,卢布仍然被低估,但笔者相信危机还没有结束,恐怕还要再持续骚扰一段时间。然而,昨晚卢布重拾跌势,兑
美元急挫逾6%。
为了纾解还债压力,俄罗斯
石油公司发行了110亿
美元以卢布计价的公司债,票面
利率11.9%,期限6年至10年。俄罗斯
央行也立刻接受了此公司债为放款担保品。但这个举动如同俄罗斯
央行为俄罗斯
石油公司担保,因而影响俄罗斯政府发行公债的成本,其中以卢布计价的110亿
美元公债
利率飙至15%,以
美元计价的600亿
美元公债
利率则飙至8%。此外,持有俄罗斯公司
股票 或
债券的欧洲
银行的股价以及一些新兴国家
基金的现值也遭波及。
欧美一箭多雕之计
在1998年9月,深陷亚洲
金融风暴的马来西亚采行
资本管制措施,以限制
资本外逃和停止马币林吉特下跌。马国政府以固定
汇率和降息的方式控制
金融市场,强迫外国
投资者在马国投资获利之后,出售资产所得以马币留在马国,不得转到国外。这令当时
索罗斯儍眼,不敢相信一个国家元首可以出此烂招,来处理
金融问题。俄罗斯此时的
经济状况比当时的马国为差,而且面临问题也更加复杂严重,不但有
经济问题,政治上又和美国有严重摩擦,再加上
金融体系也不健全,因而很难复制马国的流氓「解围」模式。
扼要而言,这场「世界
石油大战」,欧美尤其是美国出手「进攻」,有以下几个因素,起码背后有发动攻击的潜在诱因,令其蠢蠢欲动。
1、报复俄罗斯向斯诺登提供政治保护;
2、报复俄罗斯强行入侵乌克兰;
3、削弱俄罗斯和中国战略伙伴合作所形成政治,
经济,军事战略联盟。如在钓鱼台问题上,日本就尝到中俄合作军事演习的苦头。
从目前情况看,承受欧美所施加的巨大压力,俄罗斯会不会溃败?
经济会不会崩盘?国际油市前景将何去何从?据
路透估计,由于
油价重挫加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预期俄罗斯
经济明年将陷入衰退,而今年通胀率预计将超过10%。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会不会因此下台呢?笔者相信不会。在此不妨看看俄罗斯现今
经济环境和历史背景。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