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管权益类投资升级中。
6月24日,在'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举办的2016年股权投资研讨会上,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卫平表示,银行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是未来的大方向。其中,在一级市场,和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加强沟通合作,是兴业资管的重要布局。
顾卫平表示,今后,兴业银行参与资本市场主要聚焦四种方式,分别是:无结构化参与定向增发、投资单个项目、与上市公司大股东合作成立并购基金,以及与合格GP合作,投资PE或以FOF模式投资。
元禾集团常务副总裁盛刚和东方富海合伙人顾永喆均在论坛上提到了近年来银行与PE合作的模式变化:银行起初是作为PE基金的托管方,后来慢慢帮助推荐银行高端客户来做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随着客户资源优势的愈发突出,银行开始设立资管计划直接参与募资,以优先级的方式进行“明股实债”的投资。
顾永喆表示,合作模式一度出现过类似双GP模式,银行和PE分成管理费,且相当强势。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有股份行开始尝试同股同酬参与股权基金的投资,而不做结构化分层设计。
顾永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基金设有分级结构,一般会涉及标的企业回购条件,以一定程度保障劣后资金的收益。“我们作为PE,以自有资金去做劣后,也有内部风控,有一个资金比例的控制。”顾说。
也正是因此,尽管明股实债是目前银行资金参与PE基金的主流形式,但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此前银行理财资金同股同酬投资股权基金的,比例一般在25%以下,单笔金额不超10亿元。
借此方式,银行资金可以撬动直接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规模,充满想象空间。
以兴业银行截至2015年末的理财规模1.4万亿元来计算,在所有资产配置中,若用1%来投资PE基金,就是140亿元;分散给PE基金,以平均20%参股比例来计算,可以撬动的资金规模达到700亿元。
众所周知,PE投资有风险,且投资周期相对较长,这也就凸显了银行资管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首先,该类投资占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比例应该很小;其次,在PE基金的投资中,也应该采取分散模式。以上述140亿元为例,如果平均每只PE基金投资2亿元,就可以投资70只PE,针对不同主题,形成类似FOF的结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监管相关规定,投资有股权基金的这类理财产品,只能向高净值客户销售。
(责任编辑:陶海玲 HF003)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银行资管权益类投资升级:同股同酬投资PE小试牛刀》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