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菲律宾最富有的 为什么都是华人?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有超过1亿的人口,其中100多万是华人,占比不足2%。然而,这个小族群却被认为把控着菲律宾的经济命脉。 从摆脱殖民(1898年)至今,在这片拥有7000多座岛屿的土地上,华人持续创造着财富神话。 <img hexun_2011_page.po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菲律宾有超过1亿的人口,其中100多万是华人,占比不足2%。然而,这个小族群却被认为把控着菲律宾的经济命脉。

从摆脱" 西班牙殖民(1898年)至今,在这片拥有7000多座岛屿的土地上,华人持续创造着财富神话。

从<a银行、交通、烟草、医药,到地产、通讯、饮食、零售,菲律宾最主要的行业,基本都是华人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align=middle src="http://i6.hexunimg.cn/2016-07-15/184946104.jpg" width=550 width=550 emheight="322">

银行、交通、烟草、医药,到地产、通讯、饮食、零售,菲律宾最主要的行业,基本都是华人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015年《" 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菲律宾排名前10的富豪中,有6位是华人;而该国最富有的3个人,全都是华人。 菲律宾最富有的 为什么都是华人?

【1】华人=富人

解读华人于菲律宾的商业成就之前,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哪些是真正的菲律宾华人。

华人在菲律宾群岛的足迹由来已久,宋朝时期,就有大批华夏子孙贸易往来于吕宋岛(菲律宾最大岛),并定居、繁衍于此。

时至今日,按照移民时间的先后,菲律宾华人社会一共形成了3个群体。早期明清移民的后代,已经融入和同化到菲律宾本地,形成了华菲混血族群;“918事变”后,为躲避战乱下南洋的移民,则保持着旧有的华人传统,他们也是如今菲律宾华人社会的主体;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移民,则是该国主要的华侨群体。

按照人类学家的统计,菲律宾近20%的人拥有华人血统,人数一千多万。菲律宾共和国的建立者、国父黎刹,现任总统" 阿基诺都是华裔。竞选总统时,为了拉选票,阿基诺还曾在这方面做过文章。 华族血统群体中的大部分是华菲混血。西班牙殖民时期,华人移民群体中的女性特别稀少,华人不得不娶当地的土著妇女为妻,形成了独特的混血群体。由于当时华人教育极度匮乏,大部分华菲混血鲜有机会接受华文教育,而是学习菲律宾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受殖民当局的影响和强制,他们大多信奉天主教。

华族血统群体中的大部分是华菲混血。西班牙殖民时期,华人移民群体中的女性特别稀少,华人不得不娶当地的土著妇女为妻,形成了独特的混血群体。由于当时华人教育极度匮乏,大部分华菲混血鲜有机会接受华文教育,而是学习菲律宾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受殖民当局的影响和强制,他们大多信奉天主教。

除了身上流有中国的血统外,这批华菲混血和传统菲律宾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没有华人的认同感,以土著自居。因此,包括阿基诺在内的华菲混血族群,没有被纳入菲律宾华人之列。

实际上,相关学者对于“菲律宾华人”的定义,至今仍未统一。不过在民间,人们对于该群体有着清晰的判断,判断的依据主要是“是否沿袭、保留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习惯”——真正的菲律宾华人,在保留中国文化和传统方面,比中国的大部分人还要“卖力”。

尽管统计的依据不同,但大部分学术报告都认同菲律宾华人的数量在100多万左右。至于该群体究竟掌握多少财富和经济的比重,则没有统一的说法:从50%到80%,不同的组织和报告给出了不同的数字。一份关于菲华总商会的报道称该数据是70%。

华人在菲律宾经济领域的强势毋庸置疑。在当地,华人就是富人的代称,就连热门电视剧里都有相关情节——因为一眼看上去像华人,所以肯定很富有。

相较其他族群,菲律宾华人是一个团结且相对封闭的群体。因为数量少、财富集中度高,按照中国传统“门当户对”的原则,其后辈的婚姻选择也更趋向于同富裕的华人家庭。出于经济带来的地位,他们大多自豪于华人的身份,华人会说自己是Chinese,部分混血则称自己是1/2Chinese.

这些“Chinese”世代传递着财富的钥匙,每一辈都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其中," 施至成、吴奕辉、吴聪满、陈永栽、郑少坚等名字,近几十年来在菲律宾可谓家喻户晓。

【2】SM集团创始人施至成

92岁的施至成是菲律宾令人" 高山仰止的企业家,他已经连续8年蝉联菲律宾首富的宝座。2015年菲律宾富豪榜上,他的身家是第二位的近乎3倍。 施至成出生于福建晋江,7岁那年跟随父母在“九一八”的炮声中逃难至菲律宾。父母开了一家杂货店,施至成围绕着柜台长大,他白天读书之余守柜台,晚上在柜台上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爬上柜台睡觉。

施至成出生于福建晋江,7岁那年跟随父母在“九一八”的炮声中逃难至菲律宾。父母开了一家杂货店,施至成围绕着柜台长大,他白天读书之余守柜台,晚上在柜台上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爬上柜台睡觉。

二战结束后,施至成依靠倒卖美军的军鞋赚得第一桶金,后开设一家鞋店,生意逐渐做大,几年的时间里,他的鞋店越开越多,创造了卖出1亿双鞋的纪录,被称为鞋王。

施至成在1960年开设了第一家百货商场,他用20年的时间,将百货做成菲律宾第一。上世纪80年代,他投入巨资兴建了第一家超级购物中心,并以ShoppingMall的首字母为中心将其命名为SM。这在当时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手笔:占地16公顷,可出租面积26万平方米,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店、百货店,还有电影院、咖啡厅、快餐厅、饭店酒楼以及儿童游乐场、停车场等,业态设置和今天的大型购物中心已无实质区别。

这个大手笔将全新的购物和消费理念带到菲律宾,开创了整个亚洲超大型购物中心的先例,也让施至成成为亚洲MALL文化的先驱。他还将百货经验带到中国,在厦门、晋江、成都、苏州、重庆、淄博、天津、常州、扬州等开设购物中心。其中,SM天津滨海第一城项目建筑面积达54万平米,是全球单体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

如今,SM在全世界已拥有57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仅在菲律宾,就运营着52家购物中心,控制了菲律宾60%以上的零售市场,是东南亚无可争议的零售巨无霸。 零售外,施至成还相继进入地产、<a金融、酒店等多个行业,将SM集团发展成为由7家上市公司组成的大型商业旗舰。该集团的市值曾一度占据菲律宾股市超过20%的总市值。 align=middle src="http://i6.hexunimg.cn/2016-07-15/184946108.jpg" width=550 width=550 emheight="387">

零售外,施至成还相继进入地产、金融、酒店等多个行业,将SM集团发展成为由7家上市公司组成的大型商业旗舰。该集团的市值曾一度占据菲律宾股市超过20%的总市值。

拥有多年传奇成功经历的施至成霸气十足。在接受华商韬略专访时,他开门见山地说:“无论做什么,我都要争第一。公司上市,市值也要当老大。”

【3】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陈永栽

陈永栽是曾经的菲律宾首富,也是少年成名的" 常青树富豪。他有很多头衔,包括“烟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等等,在菲律宾,陈永栽的名号据说无人不晓,数十年的发展间,他旗下的企业已经深入菲律宾国民生活的多个层面,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中必然会碰到的品牌集团。

陈永栽出生于福建晋江,4岁时随着父母到菲律宾谋生,11岁开始在烟厂当杂役。20岁那年,他白手起家,在亲友的帮助下创办了一家淀粉加工厂,6年后,他创办了菲律宾第一家甘油厂,控制了菲律宾的甘油<a市场。 align=middle src="http://i6.hexunimg.cn/2016-07-15/184946109.jpg" width=550 width=550 emheight="387">

陈永栽出生于福建晋江,4岁时随着父母到菲律宾谋生,11岁开始在烟厂当杂役。20岁那年,他白手起家,在亲友的帮助下创办了一家淀粉加工厂,6年后,他创办了菲律宾第一家甘油厂,控制了菲律宾的甘油市场

1965年,陈永栽创办了福川烟厂。他水线将世界先进的制烟生产流水线和现代化的卷烟机引进菲律宾,逐渐将福川发展成为菲律宾最大的香烟制造公司。占据国内7成以上香烟市场的同时,福川还在欧美、日本和中东的香烟市场上都有一席之地。

以烟草的利润为基础,陈永栽在上世纪70年代起大肆扩张,先后进入养殖、银行、钢铁、啤酒、航空等领域。几十年间,他做什么成什么,就是养猪,也要搞到亚洲第一。 如今,陈永栽所创立的陈氏集团已经进入40多个行业,旗下拥有上百家公司。陈永栽本人也因此成为菲律宾最大的雇主之一,他为为超过5万的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并直接为近百万农民提供生计,间接受惠者更不计其数。

如今,陈永栽所创立的陈氏集团已经进入40多个行业,旗下拥有上百家公司。陈永栽本人也因此成为菲律宾最大的雇主之一,他为为超过5万的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并直接为近百万农民提供生计,间接受惠者更不计其数。

陈永栽对于菲律宾华人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巨大贡献,他一手推动了《土生外籍人士行政程序入籍法》的实施,解决了土生华人入籍难这一困扰菲华社会多年的大难题。

除此之外,有鉴于华人家庭后代不会写华文、讲华语的情况,陈永栽四处呼吁振兴华文教育,坚持数十年展开“挽救行动”和“留根工程”。他长年资助华文教师和学生参加中文培训和进修,将他们送到中国学习,希望这些年轻人能热爱、传承、领悟中华文化。他对子女的要求也是必须接受华文启蒙教育,坚持在家中讲华语。

因为卓越贡献,陈永栽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座上宾。1984年,他率团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五周年国庆典礼,并巨资买下菲律宾电视台黄金时段,全程转播国庆典礼盛况,希望藉此向菲律宾宣传中国的崛起。

2015年“9-3大阅兵”上,国务院侨办共邀请1779名海外侨胞回国观礼,其中有5位德高望重、声誉卓著的侨胞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并出席招待会,陈永栽就是其中之一。

【4】菲律宾首都银行董事长郑少坚

郑少坚所创办、执掌的菲律宾首都银行,是该国最大的银行,占据菲律宾20%左右的" 银行业务市场这家<a银行对菲律宾金融经济的影响超过全球任何一家银行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家银行若倒闭,扬起的尘土将笼罩整个菲律宾。 align=middle src="http://i9.hexunimg.cn/2016-07-15/184946111.jpg" width=550 width=550 emheight="387">

这家银行对菲律宾金融经济的影响超过全球任何一家银行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家银行若倒闭,扬起的尘土将笼罩整个菲律宾。

郑少坚1933年出生于福建永春,8岁时迁居菲律宾。其父郑崇仰早年间前往菲律宾发展事业,依靠进出口生意获得成功。

因为二战中断两地间联系,郑少坚抵菲时,父亲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他这个长房儿子并不受待见。年轻时,郑少坚便下定决定出人头地,摆脱寄人篱下的阴影。

18岁那年,郑少坚说服父亲投资建设面粉厂,并且全面负责管理,拿10%的利润分成。该厂不到10年,就占领了菲律宾20%的面粉市场,郑少坚因此取得了远远盖过父亲半辈子的成绩。

经营面厂期间,郑少坚深感银行的重要性,希望办一家不高高在上、真正能帮助企业发展、服务人民的银行。1960年,他据此创立首都银行,经过2年的努力拿到了银行牌照。

虽然银行由自己一手创建,但当时的郑少坚连董事都不能出任,因为“当时菲律宾规定,中国人不能在那里办银行。而我那时还是中国人身份,不是菲律宾人。”

到上世纪80年代末,首都银行已是全菲律宾最大的银行金融集团。如今,它不但在菲律宾占有将近20%的银行业务市场,同时也在" 美国、" 英国、西班牙、日本、" 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和大陆)设有20多家分支行和附属机构

稳居银行龙头的同时,郑少坚还相继进入地产、汽车制造、" 旅游、甚至电力等多元领域,构筑了一个实力非凡的企业王国。其中,由他和日本" 丰田合资成立的丰田汽车(菲律宾)公司,是菲律宾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其汽车销量连续20多年稳居菲律宾市场第一。

郑少坚是个非常温和、令人如沐春风的长者。华商韬略曾在专访时询问其“每天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哪些方面”,他拍着秘书的肩膀,哈哈笑道:“除了思考大方向,就是‘收买’人心。” 而在被问及“你认为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是什么时”,郑少坚给出一个让人有些意外的回答:“有人喜欢你就是你的力量。” 而在被问及“你认为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是什么时”,郑少坚给出一个让人有些意外的回答:“有人喜欢你就是你的力量。”

【5】财富之匙

除上述三位企业家外,菲华群体中还先后诞生了领导1000亿菲律宾比索商业帝国的安德集团总裁吴聪满、在中国投资超过50亿人民币的JG顶峰创始人吴奕辉、打败麦当劳的餐饮大王陈觉中、“上好佳先生”施恭旗等数十位引领菲律宾经济发展、布局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级企业家。

图:1993年,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会见菲律宾六大华人实业家,前排:左一吴天恩、右一施至诚、右二杨应琳;后排:左二陈永栽、左三郑少坚、右二吴奕辉 图:1993年,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会见菲律宾六大华人实业家,前排:左一吴天恩、右一施至诚、右二杨应琳;后排:左二陈永栽、左三郑少坚、右二吴奕辉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历经艰难岁月的洗礼,从贫穷出发,一步步发展成为掌控巨大财富的社会中流砥柱。除这些耀眼的明星外,菲华群体中还拥有为数众多的小企业主,在各自的领域卓有建树。

过去数十年间,中菲两国关于这些华人企业家的报道连篇累牍,但鲜有舆论站在群体的角度,分析菲华以少量人口掌控大量财富的共因。

尽管每位企业家的发家路径不尽相同,但华商韬略分析认为,撇开几千年的智慧传承和“生意基因”等飘渺的种族因素,很多菲华精英的成功之道是类似、并且有一定基础的。

基础之一是华人对于财富、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求,使得他们在主观能动性上远胜其他族群。数位菲律宾企业家都曾向华商韬略提及:他们或是他们的祖辈,出于物质极度匮乏、甚至“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背井离乡,下南洋讨生活。

在这片新的土地上,他们恨不得“用命改变命运”,哪怕是微小的财富机会,他们也会拼命抓牢、倾尽心血。相较之下,菲律宾土著以及早期的混血集团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磨难,生活一直得过且过,没有生死攸关的贫苦,也缺乏谋求财富的雄心。因此就创富而言,华人在这里有着“天然优势”。

基础之二是华人在菲律宾建国、发展的过程中,抢占了致富的先机。殖民时代结束,西班牙撤离菲律宾时,曾将大量资产廉价出售,其中大部分流进了华人的口袋。在其他族群尚在观望、对未来惊疑不定、对掏钱买自己用不上的东西犹豫不决时,很多华人已经赌上了全部身家,这是那一批华人得以在战后崛起的原因之一。

同理,二战结束时,大量被遗弃的军用物资也被华人吃进,施至成就是靠买卖美国军靴赚得的第一桶金。

其次,很多后辈创业者虽然始于贫穷,但并非毫无根基,先富起来的华人群体始终是他们的领路人。如前文所述,华人在菲律宾以及其他移民国家的特点之一是相对封闭,有自己的圈子。该特点的另一面是群体于内抱成团,外人很难进去。

菲华中很多老一辈企业家都以提携老乡、后辈为荣,各种乡亲商会层出不穷、蓬勃发展。他们更愿意和同乡人分享商业机会,一起赚钱。菲律宾排名前50的富豪中,如果精算到“老乡”,有11位的祖籍是福建泉州。 “师傅领进门”,成功终究要靠自己。在个人方面,菲华群体展现了很多成功的共性。比如,他们无一例外都吃苦耐劳、勤奋肯干,创业初期如此,名利双收后的几十年间皆然。陈永栽70多岁的时候,还每天开大大小小十几个会议,从清晨忙碌到夜晚。

“师傅领进门”,成功终究要靠自己。在个人方面,菲华群体展现了很多成功的共性。比如,他们无一例外都吃苦耐劳、勤奋肯干,创业初期如此,名利双收后的几十年间皆然。陈永栽70多岁的时候,还每天开大大小小十几个会议,从清晨忙碌到夜晚。

另一方面,他们胆大心细、魄力十足,敢“赌”、敢杀入高风险行业。施至成开鞋店的时候,他还在念大学,为了生意,他决定放弃学业。周围人不明白他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生意做出如此决定,但施至成说:“鞋是人人都需要的,我要一鼓作气,让整个菲律宾都买我的鞋子。”

凭借着类似的魄力,华人企业从无到有,先后占据了很多大体量的行业。如银行、交通、通讯等行业,都是需要大资金投入、随时面临政策调控的行业,在中国,这些行业均由国企掌控,而在菲律宾,这些行业都是华人主导。 图:菲律宾首都<a银行 align=middle src="http://i6.hexunimg.cn/2016-07-15/184946115.jpg" width=550 width=550 emheight="352"> 图:菲律宾首都银行

华人企业家进入这些领域并非一蹴而就,他们同样面临资本、政策等重重难题。下血本获得进入资质后,他们先是从国有企业处虎口夺食,后成功逆袭,很多还在壮大后并购了原先的菲律宾国有企业。

做着最大买卖的同时,菲华企业家们又事无巨细。资产逾百亿美金的施至成,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工作中度过,他的工作之一是坚持到自己的购物商场里巡视。每到一处,他都必看三样东西:海鲜、熟食和厕所。有时候,他会逐层巡查厕所的卫生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厕所干不干净,能直接反映出商场的管理。

除上述因素外,华商企业在引进技术、资本密度、新技术应用、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领域均胜于其他企业,这些因素得长年累加,帮助他们成功掌控经济命脉,并且越攥越紧。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菲律宾最富有的 为什么都是华人?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经济学人:新一轮科技泡沫逼近 但不必恐慌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