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历时九个月,这桩跨国并购终于落下帷幕。“这段姻缘修成正果,我们如愿以偿把MOTO迎娶进门,成为联想大家庭的一份子!”
昨日晚间,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 摩托罗拉移动,历时九个月,这桩跨国并购终于落下帷幕。“这段姻缘修成正果,我们如愿以偿把MOTO迎娶进门,成为联想大家庭的一份子!”消息公布后,杨元庆依旧难掩兴奋。综合" 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联想也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收购完成后,联想将接纳3500名摩托罗拉员工,拥有摩托罗拉品牌和包括MOTO 360及Nexus 6在内的一系列产品组合,外加其与全球各地" 运营商和渠道商关系网络。接下来,以" 硬件制造擅长的联想,将如何整合这个浸染了谷歌文化的“没落贵族”,也成为了当务之急。大婚之后,接下来的日子打算怎么过?
以子公司形式运营
对于摩托罗拉的未来运作模式,"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在接下来的媒体连线中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
据悉,联想将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运营摩托罗拉,其总部将继续设在美国芝加哥,在硅谷设有研发中心。3,500名来自全球的员工加入联想,其中包括在美国的约2,800名员工,他们主要负责设计、策划、销售和支持摩托罗拉的产品。
而在人员构成和组织结构上,新公司将主要是原摩托罗拉员工为主,同时联想将有部分人员加入,联想团队与MOTO团队将进行人员整合。联想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出任摩托罗拉移动管理委员会主席。摩托罗拉资深高管Rick Osterloh继续担任摩托罗拉总裁及首席运营官。
虽然作为子公司独立运营,但为了发挥协同效应,摩托罗拉和联想在采购和供应链方面将采取统一管理。“这样能够有效压低成本,增大对供应链的议价能力,增强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预计4-6个季度实现盈利,接下来将是对市场前两名的三星和苹果发起挑战。”刘军表示。
坚持高端品牌形象
据刘军介绍,联想移动业务集团在2011年成立之初时曾设计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联想要成为国内市场领先者,第二步则是进军全球的" 新兴市场,最终目标就是成为全球市场上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前两步目标,随着摩托罗拉加入,我们将在品牌规模、研发能力和市场覆盖上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天并购完成也意味着联想移动业务向全球市场全面进军。” 据了解,目前联想在中国市场,智能手机业务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前两位,并且进入全球超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以东南亚、俄罗斯、东欧、印度等" 新兴市场为主。
联想和MOTO将采用双品牌运作的模式,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据杨元庆介绍,目前MOTO品牌在北美和拉丁美洲市场依旧有着很强的影响力,是高端品质和质量领先的品牌象征。未来MOTO还将继续坚持高端品牌形象,在保持现有北美和拉美市场的同时,承担着联想向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进军的任务。
而联想则在中国、亚洲和东欧这样的市场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在这些新兴市场,则将采用联想品牌和MOTO品牌并行的模式,MOTO将可以利用联想的现有渠道网络,开拓东欧和亚洲市场,加速全球拓展。
MOTO和联想两个品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角度。“完成并购以后,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两品牌和目前两个产品线的优势。”对于如何利用两个品牌拓展全球市场,刘军有了初步的设想。
尽快让MOTO重返中国
中国作为联想的大本营以及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MOTO若想重新崛起,中国市场是绝对不能缺失的。在与媒体的连线中,杨元庆以及刘军多次强调,会让MOTO品牌尽快重返中国,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据刘军介绍,原设想收购交易可以在八月底完成,而实际完成时间比预期长了一些。这也导致部分产品和规划未能实行。而重返中国计划也被冗长的审批过程打乱而暂时搁置了下来。
“今天是第一天,这是摆在我们桌子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会和Rick Osterloh一起,在未来一两周时间之内紧密工作,希望能够尽快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对于MOTO何时重返中国,显然刘军也很是急迫。
而中国市场的现状恐怕也让需求变得更加紧迫,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数据表明,第二季度小米销量已超过三星和联想,取得了中国市场第一的宝座。而IDC最新数据表明,在全球市场,小米以微弱优势力压联想,成为仅次于三星、苹果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面对小米的步步紧逼,联想急切需要把MOTO拉回中国扩大销量。
虽已退出中国市场许久,但MOTO依旧在中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据悉,MOTO 360这款未在中国上市的产品,在全球总销量中,有约7%是在中国被激活,而这一数据在全球市场仅次于美国。可见这款产品在中国依旧有相当的受众。
“我们希望在摩托罗拉重新进中国的时候,我们能够给大家带来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强力的产品组合,摩托罗拉的优秀产品第一时间就要拿回到中国市场上。”杨元庆反复把玩着最新的Nexus 6,对在场的媒体表示。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