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3市场研判
股市正陷入不折不扣的鸡肋行情,投资者降低收益预期、抛弃趋势幻想应是当下最合理的选择。
本刊记者 张学庆
股市低迷徘徊,而楼市热火朝天,两者形成鲜明反差。最新数据显示,8月房贷继续强劲增长,推动新增人民币贷款超预期。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487亿元,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新增7964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房贷继续快速扩张。
风险何在
'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认为,8月居民房贷依然高达52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倍,占当月7969亿元实体经济贷款的比例约三分之二,地产泡沫愈演愈烈,未来存在随时破灭的风险。
年底美联储' 加息概率仍高,均对宽松货币政策构成制约,所以短期内应以防风险为先。但8月通胀大幅回落意味着政策不存在收紧空间,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中性,短期难松难紧。
最近部分城市的' 房地产狂热是否意味着大泡沫已经形成、濒临破裂,并将严重冲击经济和金融系统?
瑞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鉴于“狂热”尚未传导到大多数城市,也还没有将整体居民负债推至难以持续的高位、或带动新一轮地产建设热潮,现在谈泡沫破裂并带来重大冲击还为时尚早。因为虽然房价快速上升存在蔓延趋势,但许多二线和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依然面临库存高企、房价低迷的情况。虽然最近房贷大幅增长,但居民部门整体的资产负债状况依然相对稳健。更重要的是,尽管房价、地价快速上升,但房地产投资和整体建设活动仅仅温和回暖,而建设量滑坡才是整体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潜在拖累因素。
更重要的是,虽然决策层似乎对房地产市场泡沫越来越重视、并已出台警示政策,但整体经济乏力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政策不太可能转向大幅收紧。鉴于中国整体债务负担较重、且通胀水平较低,瑞银预计央行在未来2年内不会加息。
此外,政策面也存在风险。决策层似乎开始担心地产泡沫重现。如果房价快速上升蔓延到更多城市、居民杠杆率继续大幅攀升,则政府可能进一步收紧地产政策。政策前景不明朗和杠杆率高企可能也会导致开发商推迟开展新的建设活动。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target='_blank' >汪涛认为,决策层会尽量避免在全国层面收紧房地产和信贷政策,但可能继续因城施策,向部分地方政府施压,要求其重启限购政策,增加土地供应。因此,预计未来几个月房地产投资和建设量的复苏势头可能会得以持续,甚至可能有所走强。而这可能又会传导到地产行业供应链上游,推高' 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需求,进而有助于稳定这些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层可能无需再大幅加码财政支持的力度,GDP增长也能更为顺利地实现政策目标。
“如果房地产的强劲复苏持续到2017年,那之后大幅回调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汪涛称。
就城镇化而言,流入城市地区的人口规模在逐渐放缓,城镇化相关的房地产需求也比较平稳,并没有加快;在房价快速上升的背景下,租金回报率却一路下行;虽然居民部门可能将其金融资产配置于房地产,但如果房价开始下跌、或房价上涨导致新中产阶层无力负担或国内外存在更有吸引力的投资品,则这种配置会难以持续。
此外,房价和地价持续上涨可能会推高其他工业和服务业的成本,损害整体经济增长和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并导致资源从制造业和其他生产性行业流向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其他行业经营困难可能会倒逼决策层更大幅度地收紧房地产政策。
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指标?要监测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强劲复苏、大幅助推经济增长。汪涛建议投资者,应继续关注房地产销售,因为销售的强劲增长通常会推动新开工,进而带动房地产投资。与此同时,如果更多城市房价和地价快速上升,房贷增速及其他相关杠杆快速攀升,那么决策层就更有可能大幅收紧政策,给房地产市场降温。
等待“拐点”
经济增长的不乐观,使得股市难以走出微幅震荡的格局。'私募机构和聚投资认为,未来股票 市场的大方向将决定于经济“拐点”能否被预期。近期的经济数据之间出现诸多背离,市场对经济的判断出现分歧。
企业盈利改善“拐点”达到可预期的标志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年初以来,占投资总额约三分之二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下滑至负增长。其背后原因,除了长期存在的民企投资门槛高等制度因素,年初以来最直接的变化因素是成本上升导致的预期回报下行。
房地产市场去杠杆化,是使资金回流民企实体投资的重要途径。近期二线地产市场房贷政策再次转紧也印证政策大方向是地产市场去泡沫。未来房地产的销售、投资情况或成为企业盈利拐点出现的可观测先行反向指标。
短期内,在预期自我强化下,资金提前布局使得7、8月的吃饭行情并不那么香,也印证了8月下旬以来资金持续撤离A股市场南下。短' 期指数仍将横盘震荡,市场大方向的选择有待经济数据出现实质性的转变。
朱雀投资认为,中长期而言,全球经济没有明显起色背景下暂且不论流动性拐点到来,但比较认同货币政策边际收敛的趋势,负利率所暴露的风险大于收益。目前,政策着力点开始转向财政政策,这次市场调整也是在修正前期对全球过于宽松的预期。往后看,全球资产价格的波动或将放大。
决定A股走势的还是其自身的逻辑,总体大概率是维持震荡。前期市场指数波动率降至低位,主要是盈利、利率、风险偏好这三大资产定价因素上的边际变化都不大,处于一个基本均衡的状态,比如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修复了,但对货币宽松的预期也下降了,对资产价格不具备方向性的影响。
中期看,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包括了监管政策趋严对风险偏好的打击、以及债市去杠杆背景下利率抬升是否有超预期。在指数窄区间波动时期,投资上更多地是去控制市场上行和下行的风险,微观层面的择股重于择时。现在市场大跌已经和去年股灾时不同,个股之间的分化加大,在市场不具有系统性风险、下行空间可控的情况下,选择具有确定性的优质个股能不惧短期波动,因而在结构性行情下更多依赖自下而上寻找个股阿尔法的机会。
降低投资预期
策略上,和聚投资认为,要坚持寻找震荡市中的确定性增长机会,做好中长期布局,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稳增长政策背景下,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基建、公用事业领域;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下的新供给领域,如高端装备制造;此外,能跨越经济周期稳健增长的大消费领域也同样值得关注。
' target='_blank' >国泰君安表示,市场正陷入不折不扣的鸡肋行情,投资者降低收益预期、抛弃趋势幻想应是当下最合理的选择。
随着宽松预期逐渐消退,风险偏好低位徘徊,优质资产重估和财政发力方向仍是重要配置主线。同时,盈利确定回升的细分行业龙头,经历调整后,其配置价值凸显。
第一,优质资产价值重估,受益标的:高速公路(粤高速A)、银行(' 宁波银行(' 002142,' 股吧))、零售(鄂武商A)、地产(' 金科股份(' 000656,' 股吧))。
第二,盈利确定回升的细分行业龙头,一线白酒(' 泸州老窖(' 000568,' 股吧))、精细化工(' 兰太实业(' 600328,' 股吧))、养殖饲料(' 禾丰牧业(' 603609,' 股吧))。
第三,财政发力,关注PPP+主题,推荐' 宏润建设(' 002062,' 股吧)。主题方面,基建补短板与PPP共振的地下管廊主题,受益标的' 龙泉股份(' 002671,' 股吧)。其他主题受益标的:' 国企改革(' 上工申贝(' 600843,' 股吧))、智慧城市(中电鑫龙)。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股市楼市 冰火两重天》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