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马可波罗联手华南城布局O2O 叫板阿里欲做B2B巨无霸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我们整个SKU(最小存货单位)已经超过5个亿了,阿里没有到达这个数,阿里可能只有2个多亿,只有我们的一半左右。” 苏继挺告诉投资界。此外,马可波罗在流量,用户体验、搜索体验、注册会员都已经开始超越阿里巴巴、慧聪等竞争对手。 <BR /> <img src="http://pic.pedaily.cn/201409/20140917@54064.jpg" alt="马可波罗联手华南城布局O2O 叫板阿里欲做B2B巨无霸" /&g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我们整个SKU(最小存货单位)已经超过5个亿了,阿里没有到达这个数,阿里可能只有2个多亿,只有我们的一半左右。” 苏继挺告诉投资界。此外,马可波罗在流量,用户体验、搜索体验、注册会员都已经开始超越阿里巴巴、慧聪等竞争对手。

马可波罗联手华南城布局O2O 叫板阿里欲做B2B巨无霸

投资界9月16日消息 随着本周阿里上市的脚步临近,一直喧嚣的" 电子商务领域也迎来一番大动作。国内领先的采购交易平台马可波罗网联手" 华南城,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O2O商业生态圈。

在当日的发布会上," 华南城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总监冯星航称,未来双方合作的范围包括微商联盟、O2O商业生态圈、" 互联网" 金融业务、仓储" 物流及商品展示。其中,微商联盟已与" 腾讯有进一步的动作。

同时,就此次选择与马可波罗合作,冯星航明确主要是出于资源互补的考虑。

冯星航解释称,“目前华南城的线下资源丰富,而基于采购" 搜索引擎的" B2B电商马可波罗网目前有约1200万中小企注册用户及超过5亿条的信息产品库,双方合作能很好的形成线上线下联动”。

不过,谈及未来双方具体的合作,冯星航称暂时未有明确方案出来,但未来双方会成立战略委员会,共同探讨可行的策略方案。

另于发布会上,马可波罗公司总裁苏继挺在阐述现在" 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时称,目前中国" B2B的交易规模为80000亿," B2C则为20000亿的交易规模。“未来B2B市场比" B2C领域更有市场。”

苏继挺介绍说,就B2C模式发展,目前中国不乏包括" 腾讯、" 百度及马上要上市的" 阿里巴巴等B2C形式的大的" 互联网公司,且发展至今都已有各自的版图。

例如,腾讯就以直接投资入股的方式入股了华南城、滴滴打车、" 大众点评网;同时平台下还有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购物、微生活、微商户;还有支付工具微信支付、腾讯地图等;

" 阿里巴巴旗下版图也囊括高德地图、快的打车、美团等;" 百度则有糯米网、百度钱包、百度地图等一系列B2C模式的版图。

除上述以开拓的版图外,苏继挺还补充指出,目前上述三方还在做细分领域的拓展,包括腾讯通过微信平台推出公众号,百度推出直达号,均通过PC端去帮助商户打通客户资源,推动交易的进行。

基于上述大的互联网公司在细分领域的拓展,苏继挺直言未来与华南城的合作,意在构建中国最大中小企业O2O生态圈的生意号。

马可波罗网在业内较为低调。但实际上,这家成立于2006年10月的电子商务公司曾在2011年就获得英特尔及LG电子联合注资。作为拥有超过1200万中小企业注册用户的采购交易平台,马可波罗网凭借上千万的用户和超5亿条的数据库产品模式已成为中国采购B2B领域最大的" 搜索数据数据平台之一。

“我们整个SKU(最小存货单位)已经超过5个亿了,阿里没有到达这个数,阿里可能只有2个多亿,只有我们的一半左右。” 苏继挺告诉投资界。此外,马可波罗在流量,用户体验、搜索体验、注册会员都已" 经开始超越阿里巴巴、慧聪等竞争对手。

马可波罗此番动作自然引发是否要与B2B巨头阿里pk的相关联想。“阿里的成功主要在淘宝、天猫和" 支付宝上面的成功,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它在B2B领域还是黄页模式,就是1998、1999年的模式,到今天为止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 苏继挺解释说,阿里巴巴在B2B领域的投入程度并没有那么高,而这正是马可波罗的机会。

在接受投资界专访时,苏继挺认为,随着" 红杉、" IDG等投资企业开始投资B2B产业,未来B2B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伴随中国90%以上中小企业的成长步伐,中国必然会有几家甚至有十几家会在服务这种中小企业和服务产业互联网这样的一些公司会崛起。马可波罗有望成为下一个巨无霸。”苏继挺表示。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生活从来不曾亏待勤勉的小生意人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