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是一次迟到的立案侦查,但它终究还是来了。
李若虹
9月18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决定依法对广东发展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虹(正厅级)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是中央推进“金融反腐”以来,又一落马的银行高管。李若虹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进入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后进入广发银行(时称广东发展银行),曾历任广发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行长、董事长、党委书记,同时还兼任战略管理委员会负责人等职务。他于1999年当选董事长,广发银行也由此进入李若虹时代。
曾与李若虹共事者称,李若虹执掌广发银行时较为强势,这在李若虹与时任行长张光华之间的内斗、以及阻碍广发银行当年的重组等事情上均有体现。高度的集权,日后为广发银行留下重重遗患。
一个例子是,当年新上任的行长张光华雄心勃勃,计划通过推行贷款问责制等措施来从体制根源上进行改革,“争取用3-5年时间使广发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然而接下来广发行实施的却是李若虹定下的“迅速扩大信贷规模以稀释不良贷款”策略。报道称作为行长的张光华在当时连基本的人事权都没有。
2005年,广发银行启动了大规模的重组,引入花旗集团、中国人寿、国家电网及中信集团为四大主要股东,各占股20%。参与广发行重组的内部人士曾对媒体表示,基于李若虹的强势,推动广发重组的第一步应该是将其从董事长的位置上卸任。即便是花旗管理团队进驻广发之后,因为李若虹担任董事长的关系,致使其在一些关键的改革上面“无所作为”。
此外,据2006年年报显示,该行近三年不良资产收现率都在50%以上,截止2006年11月,剥离不良资产包已全部移交给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腾讯财经查阅广发银行2006年年报发现,其不良贷款率由2004年末的22.7%骤降至2006年末的5.8%。
李若虹在该行2006年年报的董事长致辞中称,广发行不仅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包袱,使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核心监管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这一说法值得存疑。据《企业观察报》报道,李若虹被调查将广发银行高达580亿元的不良资产问题暴露无遗,他给广发银行留下大量未见光不良资产。而资本充足率也由此成为广发银行无法摆脱的桎梏。
而580亿元不良资产的暴露,成为李若虹落马的导火索。这一事件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广发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弊案”。
2009年6月19日,广发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整合官王新因涉嫌贪污被检查机关正式逮捕。据悉,王新在处置广发银行580亿不良资产时,收受贿赂80万港元,帮汉国置业收购其中的两个地产项目——广海项目和中旅大道项目。
有接近案件的核心人士对外透露称,在中旅大道项目中王新曾向李若虹请示,才由最初的不同意变为签署同意意见,这一说法也在王新的起诉书中得到印证。在王新案件开庭审理期间,李若虹曾极力摆脱与此案的关系。
王新被捕的同一天,李若虹以“健康原因和配合上级要求调动”的原因,提前两年辞去广发银行董事长职务。2009年9月,他被任命为广东省金融办副主任(保留正厅级),2013年6月被免去该职务,提前退休。直到今年7月份东窗事发,接受组织调查。
与不良资产处置弊案齐名的“深航收购案”里,也有李若虹的身影。
李若虹与深航实际控制人李泽源也有不少交集。当年李泽源购得65%深航股权后,因无力支付剩余5.44亿元转让款,就与广发银行签订债权转让书,这笔巨额不良资产便划入广发行帐内。
不过高度的集权时代,广发银行扩张较为迅猛的时期。李若虹在任期内的一些策略增强了广发银行的实力。至2004年底,广发银行总资产达344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0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57亿元,其贷款总额较2002年增长了近一倍。当2009年,李若虹离开广发银行时,银行的总资产已经超过6000亿元。
同时,他对银行业的一些看法也颇具前瞻性。例如,早在2003年接受湖北日报专访时,他就提出要对民营企业一对一地“量身定做”。他认为过去金融界对中小民企看到的是“过失因素多”,还应看到民营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要把对方想贷款这种积极因素,转化为创造市场和效益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不过在中央鼓励金融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的今天,李若虹已无力实现自己的设想。(腾讯财经 李奎范 发自北京)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