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伊始,一则关于《深圳私募股权基金老板跑路吸金过亿称半年收益24%》的新闻引爆了整个风投圈,让不少投资人大感意外。因为熟悉" 金融的人都知道,私募股权不像P2P网贷,在这里,“跑路”可是一个新鲜事。
但当我完整地看完这篇报道时,我便知道,这个所谓“私募股权基金老板”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子。看报道中提到的两个关键要素就可以知道:一是这款基金的利息可以逐月发放,周期为6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达24%;二是这款基金起投的最低门槛为10万元。
只要稍微具有金融知识,或者说对私募股权基金有基本了解的人都可以知道,这并不是一款“私募股权产品”。它更多像一款众筹产品——投资门槛低、涉及人数较广,又或者说,它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而且骗术并不高明。
从释义来看,私募股权投资(PE)是指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PE会附带考虑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IPO)、兼并与收购(M A)或管理层回购(MBO)等方式退出获利。简单的讲,PE投资就是一种锁定流动性的投资,投资者通过出售中长期流动性,获取较高回报,短期不能随时退出。在这中间,PE投资者需要寻找优秀的高成长性的未上市公司,获得其一定比例的股份,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PE产品不仅不是一种单纯的金融产品,甚至可以将其称之为“特供品”。这个“特供品”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投资周期长、流动性差、投资风险高,中长期回报高。 投资周期长指的是在PE投资的过程中,除了要寻找优秀的投资项目注资外,还要对投资对象进行价值培养,这个价值培养需要很长的时间,然后再推动公司发展、上市,此后才通过转让股权获利。这整个过程绝非几个月便可以完成,一般的私募股权投资,从投资到实现退出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所以说6个月就可以结算收益违背了PE投资的基本规律。 其次,虽然PE投资一旦获益,收益确实较高,但投资人必须注意到的是,它是一种风险敞口的投资行为,并不像借贷,即使失败了,还可以通过借贷合同来追回本息。PE投资是不能保证本金的,一旦投资失败,便会血本无归。
所以,这也对投资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投资人具备足够多的闲置资金来用于投资,而且投资人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其用于股权投资的钱必须是闲置资金,被锁定个十年八年也对生活不会造成影响。而且,对投资资金门槛也要求极高,不要说10万,就算是在这个基础上放大100倍的资金也未必适合股权投资。此外,还要求投资人至少要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基本要素、特性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所托付资金的投资机构到底质地如何,包括基金管理人过往掌管基金的业绩情况、过往财富轨迹、投资轨迹和日常公司管理等方方面面。只有在投资人具备以上这些条件后,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PE管理人,才具备了去进行PE投资的基础。
在我看来,私募股权行业真的不是普通投资人可以介入的行业,因为这并不是股票 、也不是一般的" 银行理财产品,有点闲钱便可以去投资。而真正好的私募投资机构,也是会挑投资人的。因为PE投资很多时候说白了就是一场“心理素质的战争”,如果投资人不具备足够的干预能力和干预智慧,是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收益和退出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虽然在这个“跑路”事件里,所谓的“私募老板”这种诈骗行为非常可恶,但那些上当受骗的投资人也该有一些自我反省。因为无论怎样的投资,在进行投资前至少需要准备一些案头工作,不要“懒”。只要事先稍微了解过私募股权产品基本性质和特征的人,便可马上识破这个骗局,这样的事情便不会发生。而且,投资人时刻要牢记着不要“贪婪”,要记得这个世界上基本没有短期的高收益,除非你有印钞机。
此外,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在私募股权行业里,投资人血本无归的往往不是因为这样的骗子,而是因为投资机构的不尽职。在我看来,这些不尽职的投资机构和骗子仅有“一步之遥”,只是一个是主动去“骗”的,另一个是被动的去“骗”。如果一个投资者机构管理人不够尽职,那么它也会成为骗子,这也是一种“恶”。
目前,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的生存环境原本就已经较为艰难,这样事情的出现无疑更是给行业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能够越来越少,投资人也能够越来越专业和理智,投资机构也能够尽心尽职。只有这样,才能让尚处于新生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得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私募股权投资产品快速判断方法:
1、是一种长时间锁定流动性和投资收益的产品,锁定时间很长。
2、风险是敞口的,一旦投资失败则什么都没有。
3、收益确实很高,但取决于投资机构综合能力(判断力、投资干预力,风险控制力)。 4、固定收益绝对不可能,短期收益也基本不可能。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