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元指数在美联储" 加息后大涨1.72%,创下14年来新高。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连续两日创下新高,分别报6.9289和6.9508,人民币中间价首次突破6.95关口,创8年半来新低。彭博报道称,中国储户急切希望在人民币持续贬值前将手头的人民币兑换成其他货币,他们正在抢购能将资金留在国内而非转移到海外的美元投资产品。记者了解到,"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近日在沪发售的一款年利率2.37%的美元理财产品,短短60秒内即告售罄。
苏格兰皇家银行旗下子公司NatWest Markets驻新加坡首席大中华区经济学家胡志鹏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尽早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似乎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他估计,如果不出台新的管控措施,未来一个季度中国家庭的外汇购买规模可能增长一倍,达到每月150亿美元。
虽然目前投资者对美元理财产品比较推崇,但也有理财师建议,选择外币理财要因人而异。高净值、金融资产较多的人群,可考虑配置一定外币资产,这类群体使用外币的机会和渠道较多,外币资产的合理组合有助于减少财富缩水;对于普通家庭,总的金融资产不多,使用外币机会很少,不建议盲目跟风增持美元。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赵庆明认为,人民币理财收益率总体依然高过外汇理财收益率,市面上的外币理财产品相对不多,无论流动性还是收益率都无法与人民币理财产品比肩。并且,人民币汇率并不具备大幅贬值空间,人民币投资组合收益率超过贬值幅度的可能性很大,普通投资者还是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为宜。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由于存款量考核等因素,最近两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末效应”又开始显现。各家银行发行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达到4%以上。
业内人士建议,突如其来的股汇债“三国杀”加剧了年末资金面的紧张局面,银行为揽储进一步全面上调理财产品收益率,打算趁年底购买高收益理财的投资者近期可择优出手。
普益标准的研究员陈丽君指出,理财产品利率倒挂凸显年末流动性紧张。12月上旬,利率债市场发生巨幅波动,10年期国债利率从2.7%攀升至3.1%,40个点的涨幅仅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各银行为了年底的流动性管理,部分资金到期必须续上,利率再高也不得不发行理财产品来揽储。
在各家银行中,中小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短期高收益理财的动力最强,如" 南京银行(" 601009," 股吧)北京分行12月16日推出的圣诞专享理财系列,35天产品年化收益率达4.6%,63天和91天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达4.5%。
据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 HN66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年末效应”显现 美元理财收益不如人民币理财》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