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召开的海南博鳌2014亚洲论坛上,陆金所副总经理向记者表示,陆金所正在酝酿让用户通过某种方式,将其在陆金所投资的资产转变为抵押品,这样用户有短期资金需求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陆金所平台上进行融资。而这一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或将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此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这属于产品创新,用户通过将投资标的转化为抵押品,因为陆金所的大多数网贷产品的期限都在36个月左右,短的也要12个月,一年以下的基本很少,这样一来可以解决有资金需求的个人临时调拨资金的需要。这种基于抵押的借贷关系,从模式上有点类似另一知名平台钱多多,后者提供的投资标的全部都有足值抵押物在背后支撑。区别在于,陆金所的抵押是针对的产品持有人,而钱多多针对的是最终借款人。
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这种基于借贷关系形成的债权抵押容易形成债务关系链,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导致该链条形成错综复杂的权益纠纷。在这种借贷关系中,原先的投资者转化了身份,成为了借款者,借款者如果将这笔资金通过陆金所的平台进行再投标的话,那么就等于一笔资金同时投了两个项目,这实际上等同于加杠杆。而只要其中一个产品出现逾期,而这种逾期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得到解决的话,那么处于这条链条上的所有出资方的资金都会沉淀下来,这不但不能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相反会降低资金效率,反向提高资金成本。中国在9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曾经在一些地方发生的“三角债”问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对此,记者采访了担保行业内的一位资深人士,该人士表示,企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心用户的实际切身需要,这反映了这家企业用户至上、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这是值得推崇的。产品只要是符合市场的需求,应该都是可行的,具体的制度设计是另一回事情,尤其是" 金融行业,无论是传统" 金融还是"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企业只要能够在制度建设上更加合理和安全,相信一定能够得到广大用户欢迎的。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