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360监测数据显示,节前最后两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走高,如9月15日—21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4%,创12周新高。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今年“双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明显,问题是大部分产品节后计息,遇上超长假期,募集期动辄超过十天,拉低实际收益率,因此并不划算。
优势明显
据普益标准统计,9月非节假日产品平均收益约为4.51%,而中秋及国庆“双节”专享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达到5.01%,整体收益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单只产品最高收益为5.5%,最低为4.3%。
从“双节”专属理财产品各期限表现来看,3个月以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4.77%;3—6个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5.05%;6个月以上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5.15%。整体来看,中长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更具竞争力,但6个月以上产品的收益领先程度并不明显。
数据对比显示,2017年国庆中秋专属产品收益大幅领先2016年同期水平,领先幅度约92个基点左右。普益标准研究员分析,同比收益的差异主要源于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导致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上行。
实不划算
融360分析师指出,银行推出的国庆或中秋专属理财产品期限大都比较短,大多是3个月甚至2个月以内,但很多产品是节后计息。并且,碰到国庆、春节这种长假,募集期十天以上很正常,有时甚至长达半个月,这就会造成严重的资金“站岗”问题,拉低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
那么,“双节”过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又会怎样?对此,业内人士预计,节后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小幅回落。万一如此,投资者如何才能购买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理财专家建议,首先,银行目前的非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明显优势。投资者在有风险承担能力的时候,不妨选购此类产品。但购买时要谨慎,认清是否为高净值客户理财或私银客户理财。其次,城商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比大银行要高,且这些产品大多针对普通投资者,可多予关注。至于期限方面,最好选择三个月到一年期限的理财产品。三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一般收益较低,资金容易出现“站岗”问题。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节后银行理财收益或下滑》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