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晚, " 华夏幸福(" 600340," 股吧)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7年三季度经营情况简报,简报显示,7月-9月,华夏幸福总销售额303.89亿元,同比减少1.5%。
结合2017年1-9月的销售业绩来看,华夏幸福累计销售额达到1000.09亿元,同比增长12.01%,签约销售面积约628.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11%。
产业新城业务远超其他业务
公告显示,华夏幸福涨幅较高的是产业新城,该公司产业新城开发建设销售额295.65亿元,同比增长29.12%。
其中,园区结算收入额51.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0.5%,同期产业园区配套住宅签约销售额244.15亿元,同比上涨16.7%,两者总计销售额295.65亿元,同比增加29.12%,总销售面积达到245.23万平方米,同比上涨了63.5%。
华夏幸福在产业新城开发建设的销售额远远超出了其他业务。事实上,产业新城的业务早已成为华夏幸福的主要业务,外界更是把“产业新城”看作华夏幸福的标签。
相较产业新城,华夏幸福更为人知的是ppp模式,前不久,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发布两份公告,华夏幸福先后取得开封 qk= page=1" (楼盘)市祥符产业新城PPP项目的《成交通知书》和南京 qk= page=1" (楼盘)空港会展小镇PPP项目《中标通知书》,将成为该项目的供应商。
华夏幸福也深知其在“ppp模式”的突出优势。近几年,华夏幸福利用拥有的城镇建设经验,在产业小镇委托规划区域内开展产业园区" 投资、开发、建设、招商和运营等工作,并在区域" 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生活配套建设等方面,为政府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不可置否,和产业园区相比,住宅项目的资金回笼效果更好,但产业新城可以获得更有持续性的资金收入。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业务起步较早,近几年,已进入“收获期”,就目前趋势来看,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业务的销售额或将进一步提高。
全国版图持续布局
此外,华夏幸福还发布了“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公告”,公告显示, 9月1日至9月30日,华夏幸福下属子公司以超37.2亿元共取得22块土地,土地面积约85.35万平方米,其中在河北境内取得19块地,约66.398万平方米。
综合来看,今年以来华夏幸福持续深耕京津冀区域,同时开拓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国家重点城市群和“" 一带一路”等热点区域,战略布局意识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华夏幸福来说,当前类似的投资最核心的不在于产业和" 房地产的结合,而是较好地吻合了各城市群产业导出和需求导出的效应,从其城市布局来看,包括北京 qk= page=1" (楼盘)周边、上海 qk= page=1" (楼盘)周边、武汉 qk= page=1" (楼盘)周边、成都周边,基本上都是一二线城市背后承接产业输出的城市,类似投资战略是积极有效的。
华夏幸福公告也表示,增加土地储备的同时,以保障公司产业新城业务及园区配套住宅开发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刘宝丹 HO023)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华夏幸福前三季销售额达1000亿 持续发力产业新城业务》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