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资源再生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从根本上落实“绿色发展”这一理念,日益得到市场的关注。
在行业不断探索如何能够提高资源配置和再生流转效率的整个过程中,人们发现,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介入和应用,为传统的资源再生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一些极具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商业模式,也随之应运而生。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生协会”)指导,中再融联合中民国信、' 招商证券(' 600999,' 股吧)、' target='_blank' >国开证券等金融企业共同发起的“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宣告成立,这也意味着首个围绕再生企业发展为核心的绿色金融生态已初步建立。
随着绿色金融中心的发展与壮大,困扰再生企业多年的融资难题将得以真正缓解,与此同时,中心为再生企业提供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也将助力金融科技价值本位的回归,即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立足绿色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对于一个国家循环经济体系而言,资源再生产业是以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和新资源形成为主线的一条产业链,而这也是决定循环经济能否完成闭环流转的关键环节。
换言之,如果这个国家的资源再生产业不够完善,那么社会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就不能得到完整回收和有效再利用,物质生产活动呈现出的是一种开放式的直线模式,循环经济体系就无法被有效构建起来。
可以说,一切物质资源均有待挖掘的循环利用价值。正是如此,可再生资源势必会取代传统能源,成为未来的一种主流发展趋势。虽然前景空前,然而在行业发展前期存在的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等桎梏,使得单一靠政府推行远远不够,只有当政府与民间力量双引擎驱动,才是形成合力成就行业的进步。
就这一点来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的成立也是历史的必然,这种高度契合无形而存在的市场规律的新商业模式,也被视为重构产业价值链的主导力量。
借助中心成立的契机,中再生协会旗下金融科技平台——中再融的首支TVC《造物者》完成上线,' 视频通过讲述6个战斗在废弃物分拣、回收等岗位的再生工作者的日常故事,向人们传达了每个平凡的日常都是在“让旧事物拥有新生命”,这不仅仅是再生的价值,也是中再融始终坚持深耕绿色金融的“初心”。
对于中再融而言,“绿色”是其骨子里的基因,参与共同发起绿色金融服务中心,正是平台期望通过自身努力,示范整个社会共同改变“社会生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一令人痛心的现状;能够取而代之的,一定某种建立在遵循市场规律之上、追求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
科技驱动 小微融资破解法门
目前来看,国内再生企业多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制约这些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企业成长道路上的最大路障。受制于资金需求,小微企业时常被迫放弃增加订单、扩大规模、技术改造,甚至是人才引进等机会,而始终陷于“作坊式”生产阶段,无法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壁垒。
小微企业从传统金融机构贷款无门,只得转向民间借贷,虽然小微企业有可能暂时渡过“难关”,但过高的借贷成本将摊薄利润而无法实现规模化扩张,甚至完全侵蚀利润而导致亏损。渠道单一和成本高昂的融资方式,使得这些再生企业难以获得持续有力的资金、资源和服务上的支持,从而无法真正发挥自身成长之外更大的社会价值。
作为绿色金融的践行者,中再融通过' 互联网技术全面介入到再生产业,在传统金融技术失效和小微企业征信缺失的情况下,利用线上优势从以下三大方面开展信贷对象的风险评估及违约预判:
其一,大数据分析成像,精准定位小微企业信用和债偿能力;
其二,判断生产贸易环节中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真实情况;
其三,建立贸易关系中关联、非关联的信用关系,提高复用率和边际功效。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再融联合中再生协会,已对8个省市的50多家再生资源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同时针对业内已完成近千次的金融服务。这种从源头切入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模式,最大限度提升了资源流转效率。
无疑,中再融之于整个金融科技行业及再生产业、之于绿色金融服务中心、之于自身的发展轨迹,是通过金融科技能力将资源再生行业的产业价值,以线上资产的形式展现给资金端用户,并经过充分的信息披露来明确资金的真实流向,在重构了整条产业价值链的同时,更成就了全球环境的改善。
诚然,再生行业的先进程度,也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直接佐证,只不过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各个国家往往选择忽视对环境的破坏。令人欣慰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寻求追逐经济效益和实现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之法。
不难预见,在金融科技助力再生产业价值链重构的过程中,一种遵循市场规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新商业文明时代,或已开启。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再融助力再生产业重构 新商业文明时代或已开启》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