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银行间流动性紧张,主要是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央行保持货币政策定力,叠加年末各项指标考核压力下,资金结构性紧张加剧的表现。
Q:近日,流动性延续紧张形势,多数品种货币市场利率上行明显,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这种形势及其影响?
A:近日市场流动性非常紧张。12月27日,银行间7天和14天质押式回购的最高成交利率分别达到了20.0%和19.5%,7天和14天回购的加权平均成交利率也达到了5.04%和7.31%。28日,全国性股份制银行1个月、3个月、6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升至了5.50%、5.40%、5.35%。银行间资金利率总体处于2013年6月和201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本轮银行间流动性紧张,主要是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央行保持货币政策定力,叠加年末各项指标考核压力下,资金结构性紧张加剧的表现。
首先,金融防风险的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更具定力。今年以来金融机构超储率持续下降,9月末已经降至1.3%的历史第二低位,在央行中性偏紧的政策基调下,资金面总体脆弱,对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依赖较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也由去年的“调节好货币闸门”进一步升级为“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基调更加鹰派。我们注意到,此前在今年6月和9月两个季末重要时点上,央行都针对资金紧张和同业存单到期量大等问题,提前投放跨季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但针对12月资金紧张的局面,央行投放的跨年资金相对较少,且在本周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央行提供的跨年资金偏少。从公开市场操作来看,今年6月、9月的公开市场净投放(含财政存款和MLF)分别为1134亿、0亿,而12月截至28日则是净回笼4590亿,是历年12月净回笼最多的月份;相比之下,去年12月央行净投放规模高达5577亿。此外,由于上半年今年财政支出力度偏快,10-11月财政支出连续两个月同比负增长,这使得12月财政存款的投放量也会小于政策的季节性水平。
其次,年末银行面临MPA及流动性管理的多项指标考核,加剧了资金的结构性紧张。与2013年6月的全面钱荒不同,当前资金紧张呈现非常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四大行和国开、邮储经营稳健,可以相对轻松满足各项监管要求,是主要的资金融出方,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于其他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而言,流动性管理办法要求流动性覆盖率(LCR)在2017年末达到90%,较2016年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因此,对于大中型银行来说,年末囤积合格的流动性资产、减少跨年资金融出、拉长负债久期成为了最优选择。甚至有部分银行在跨年流动性缺口已经补齐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或吸收同业存款的方式调节指标,这进一步加剧了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的融资需求。在MPA考核框架下,商业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的拆借和回购均纳入广义信贷,因此每到季末,银行都会压缩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这使得非银机构处于资金食物链的底端。
年末过后,随着银行考核压力的减轻,银行间回购和同业存单等利率有望回落。但是,在央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下,资金利率的大幅回落需要以金融机构进一步去杠杆为条件。
声明:本微信公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微信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重阳投资。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如何解读近日流动性持续紧张的形势及其影响》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