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消息," 高盛集团经济团队近日发布报告,列出了2014年的十大市场主题。
" 高盛集团指出,这十大主题“代表着一系列的宏观经济前景主题,我们认为这些主题将在2014年的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以下就是该集团所总结的这十大主题。
1.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将进入“表演时间”
我们对2013年经济前景的预期由一种观念占据主导地位,即美国私人部门的复苏将被重大的财政拖累所掩盖。而在2014年中,这种财政拖累将会减轻,因此我们预计长久以来备受期待的一种转变将会发生,即高于长期趋势的美国经济增长终于到来,其推动力则将来自于私人消费和商业投资的加速增长。
2. 在经济增长高于长期趋势的环境下,央行将更难作出“前瞻指导”
尽管经济增长表现将有所改善,但在低通胀和高失业率的环境下,我们预计“四国集团”央行将继续暗示,利率仍将长时间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就美国而言,我们预计美联储要到2016年才可能升息;我们还预计,未来几个月中美联储将增强其低息政策相关承诺。
过去几年时间里,我们已看到一系列广泛地区中的风险溢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迫。尽管尚未达到2007年的水平,但信用利差已经缩窄至低于长期平均值的水平,资产市场波动性也已减弱。即使是在我们期盼的友好的增长和政策环境下,这也很可能带来回报率较低的前景。尤其是在股市上,我们所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公司市盈率高于平均值的形势下,股市的上涨势头是否还将持续下去。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4. 成也利差,败也利差
我们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表现将有所改善,但仍略低于长期趋势,同时通胀将处于稳定状态,这种预期描述了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整体波动性将有所减弱。市场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走了很长一段路程,但在以前的经济周期中,股市波动性确实较低;波动性的远期定价仍远高于水准点。在宏观波动性受抑制的环境下,赚取利差的愿望很可能仍将十分强烈;尤其是,如果仍旧难以设想增长前景拥有重大的上行空间,则这种愿望就将愈加强烈。
5. 争相采取“退出战略”的竞赛将会启动
在2013年中,已经有一些" 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采取了政策紧缩措施。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改善以及全球利率所承受的压力加大,市场有关哪些央行可能紧缩货币政策的焦点很可能得到增强。正如我们最近所述,市场定价显示,尽管各大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不一,但市场参与者预计这些国家中的央行将以相对同步的时间安排来实施“退出战略”。
由于市场普遍认为,各大央行首次升息还将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这种差异性的缺失并不特别反常。但在2013年中,哪些央行很可能较早采取行动与哪些央行很可能较晚采取行动的差别将开始显现出来。
6. “翱翔者”将面临决策时间
最近几年以来,许多规模较小的开放型经济体已从美国和欧洲引入宽松的货币政策,一部分原因是想要抵消货币升值,一部分原因则是想要为表现疲弱的外部环境提供补偿。在这些国家(挪威、瑞士、以色列和加拿大,以及程度较轻的新西兰和瑞典等)中,住房价格一直都在上涨,而信贷增长速度则有所加快。
从整体上来说,出于外部增长风险的考虑以及不希望紧缩政策立场导致货币升值的愿望,各大央行都容忍了这种新兴压力出现的迹象。随着发达国家增长前景的改善,这些“翱翔者”可能必须在这一方面的风险平衡问题上作出重新评估。
7. 新兴市场资产压力减轻
对于新兴市场资产来说,2013年已被证明是艰难的一年。在2014年中,很可能不会出现相同程度的广泛压力。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遭大幅下调,同时市场担心美联储将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并因此而带来风险,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以同样的密度发生。
8. 但新兴市场的差异化还将继续
与“新兴市场国家中的发达市场国家”相比,2013年中那些经常帐赤字较高、通胀率较高及体制薄弱的国家受到了严厉得多的惩罚。在未来几个月中,这种差异化现象很可能仍将继续存在。但在2014年中,这两种类别的国家中预计都将出现更大的差异化。
9. 大宗商品的下行风险增强
去年,我们对大宗商品的观点终于转向价格下行的风险。在整个商品交易体系中,为对这一阶段中非同寻常的价格压力而在供应方面所作出的回应仍在继续产生影响。我们预测,2014年中黄金、铜、铁矿石和大豆价格都将大幅下跌(跌幅或达15%)。对全球经济前景来说,能源价格明显具有最重大的意义。就能源价格而言,我们的观点更趋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行风险将会加大。就目前而言,利比亚和伊朗的产量问题以及其他地缘政治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高油价的作用。
10. 中国经济可实现稳定增长可能就已够好
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已在很大程度上被下调,原因是中国经济面临一些中期问题,如信贷增长、影子" 金融系统和地方政府治理等,这些问题都已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在这些问题中,有一些仍挥之不去,比如信贷风险仍旧存在。但2013年中期经济减速的局面已被扭转;即使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基本持平(即维持在7.5%左右)的预期也已足以令投资者感到高兴。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