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过去了,展讯创始人武平依然清晰地记得那班回国的航班:他怀着满满的创业之心,希望在祖国实现自己的芯片梦想。与他坐同一班的飞机,还有同样抱着回国创业梦的李彦宏。但当时的武平不会想到,后来的故事会那么跌宕曲折。
博士创业团队
武平是个陕西汉子,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随后获得中国航天工业部航空科学院硕士与博士学位。1990年出国工作,先后在美国Mobilelink、Trident和瑞士Biels等多家公司从事集成电路(IC)的设计和管理工作。
时间回到2000年,海外漂泊十年的武平已在硅谷成家立业,有妻女相伴,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但他心里依然有个结:当时芯片设计行业基本被德州仪器(微博)(TI)等美国公司所主导,他希望在这个行业留下自己的脚印,更渴望打出中国人的天地。
个人的梦想遇到国家的需要,武平的创业机遇就在此时到来。那一年中国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业内人士称之为“18号文件”。正是这份文件直接促成了武平等人的回归。
武平回忆说,那时中国的移动通讯技术还非常落后。时任总理朱镕基非常重视移动芯片技术的研发,亲自关注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信息产业部不仅多次邀请武平和陈大同等海外专业人才回国交流,更提出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他们回国创业。
中国移动通信领域增长前景毋庸置疑,看到国内招揽人才的诚意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早就渴望闯出一片天的武平做出了一个并不太艰难的决定。他辞去了工作,找了陈大同、范仁勇等在这一领域术业有专攻的朋友,组了一个15人的创业团队,决定回国创业。
谈到最初的创业团队,武平对新浪科技表示,这15个人有14个拥有名校博士学位,这是展讯最核心的竞争力。与其说投资人相信武平和展讯的前景,倒不如说相信武平带领的这批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
差点弹尽粮绝
回国之前,武平想了很多,希望自己创办的企业做出中国人的“芯”;回国之后,武平同样想了很多,现实为什么和设想的不太一样。用他的话说,“回到国内,很多事情超出你的想象,很多事情又完全不是你想象那样”。
武平是个实干家,不是梦想家。创业也绝非心想事成,而是心路艰辛。当初国家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武平回国,让他铁心辞去海外工作暂别妻女回国创业;但回国之后的现实却令人一声叹息。
当初促使武平回国的重要原因是国内领导的投资保证,当时有央企答应提供人民币3亿元供他们创业。但真辞职回国了,武平却发现情况却有点不对:这3亿元不是一次性提供,而是先只给1000万到3000万,后续资金时间待定。
做芯片设计,投资不是小数目,武平陷入了无米下炊的困境。博士团队是他带回来的,国内却拉不到资金,武平只能再次回美国拉投资。但天不遂人愿,当时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国市场风投处于萧条时期,融资真的很艰难。
直到次年夏天,武平才从台湾联发科等处拉到第一轮融资650万美元,带着30多名海归正式成立展讯,却不得不付出了半数股权的代价。而第二轮融资甚至更加艰难,911事件给美国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展讯和风投的议价空间大大减弱。
由于没有资金,展讯员工不得不降薪一半,武平和核心成员停薪数月。展讯几乎走到了了弹尽粮绝的边缘,公司资金完全耗尽。等第二轮融资2000万美元到位的时候,创业团队的股权已经大量稀释,武平他们的持股甚至只有个位数。
1">2">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