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一“令”激起并购市场“千层浪”,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和专家争论的焦点。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通过安全审查制度设置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障碍,高高筑起的“安全大坝”将阻碍外资流入,外国投资者必须准备面对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并购交易的延迟和政治干预。有的则表示,安全审查是与国际惯例接轨,让中国审核外资并购的政策更加透明和规范。"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外资并购安全审查虽然提高了外资进入中国的门槛,但并不会拧紧外资流入的阀门,审查制度的设立意在对外资流入的引导和疏导,对外资并购将起到鼓励、规范和引导的重要作用。
审查确保国家安全,军工、重要农产品和能源企业并购须过“安检”
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我国将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具体承担并购安全审查工作。并对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内容、工作机制和程序给出了更清晰的界定,明确了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时,若涉及军工、重要农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关键技术等企业,须接受安全审查。
众所周知,军工、能源、重要农产品、关键技术等企业都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该政策的出台,使得外资在获得关系中国国家安全或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的股权时,须先接受“安检”,旨在维护国家安全。一直以来,利用外资都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提供资金、知识和人才补充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产业威胁和经济安全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侵占国内市场、产业控制力增强、加剧内资企业对国外的技术依赖、造成本土品牌流失等方面。过去的几年,国内有一种将外资正常的并购,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倾向,这不利于外资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这次的规定则明确了安全审查的范围,是在鼓励前提下的规范。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曼青指出,现在,外资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需经过三道门槛,依次是产业准入政策,即《外商在华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反垄断调查,以及国家安全审查。这是一个从静态逐渐走向动态发展的管理方式。
审查引导外资流向,加速中国吸引外资进程
据有关分析称,中国是目前全球投资环境最好、外资获利最多的地方。最新数据显示,即便在全球" 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挣钱和盈利比例最高的地方。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吸收的外国投资达到1057.40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创出历史新高。但是,与全球吸收外资以并购作为主要方式相比,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和模式有所不同。据悉,在去年1057.4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中,并购投资所占的比例只有3.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全球1.12万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并购投资比例达到70.0%。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以上述两组数字肯定了并购将会成为今后中国吸收外资的发展趋势。随着外商投资中并购规模逐步扩大,外商总投资中并购方式占比将逐步提高。下一步商务部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国民待遇,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海外技术水平高的外资企业到中国来。
外资并购回暖启动,审查制度或成加速器
根据" 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0年,外资并购也呈现了回暖的趋势,较去年相比走出低迷状态。这是由于" 金融危机后,海外经济的逐步复苏,为外资并购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和并购动力。以及国家对外资并购的政策支持,为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数据显示,2010年共完成44起外资并购案例,同比增长29.4%;28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22.19亿美元,比去年下降14.5%。
审查制度的出台,将规范和透明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流程,使得外资并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待明确细则出台之后,政策将大大提高可操作性,对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外资并购审核将更加谨慎,但对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可能会加快步伐。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