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4日,一周时间发行了9只' 新股,但是从6月25日开始新股发行就被暂停,下一只新股比特科技发行要等到7月10日了,中间间隔大约两个星期。新股发行如此“暴饮暴食”并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少量多餐”才是多数投资者的期盼。
先说一周发行9只新股,对于股市的自有资金压力极大,投资者拿着' 股票 ,看着新股发行安排,只能不断卖出股票 腾出资金来打新,同时还要从各个渠道借钱,要么' 融资融券,要么股票 质押式回购,或者求助于亲朋好友,或者向银行贷款。
除了投资者费尽周折找钱打新外,机构投资者同样需要到处融资,不仅国债回购利率飙升,资金市场利率也明显上涨。这些资金需求,很大程度上缘于短期集中打新。但是需求过后,又是两个星期的空档期,资金是“归位”呢,还是搁置等待下一波打新潮?
假如交易所在新股发行安排上能够人性化一点,有条不紊、细水长流,每三个交易日发行一只新股,这样投资者准备的打新资金也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一只新股资金返回后又能' 申购下一只新股,如果按照这个频率发行新股,那么每个交易所每月大约能发行上市7只新股,沪深两个交易所每月就有14只新股,如此一来,发行期从6到12月就有98只新股,刚好符合100家左右的规划。
以前曾有新股发行三天回款,但是新股发行的T+2日就发下一只新股,导致投资者只能放弃其中一只。IPO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互惠互利的事情,监管和新股发行主体应为投资者做人性化的安排。
再说此次新一轮新股发行,中小投资者逢新必打的想必是凤毛麟角,如果把这9只新股分散为两个交易所每三天各发行一次,对于热衷打新的中小投资者则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条件,而目前这种集中打新现状令这些投资者有些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