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颖桦 北京报道
7月22日至31日," 上证指数8个交易日飙升147点,累计涨幅达7.16%," 沪指8连阳的背后,是市场信心与增量资金入场的体现。
8月1日下午," 证监会也罕见回应了市场表现的看法,指出这一市场" 行情背后有三个因素,前两者是宏观经济企稳与流动性宽松,第三个则是改革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
资本市场的水源问题解决之后,它的融资功能也需要再度重视,这意味着下一步资本市场的改革措施仍值得关注。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被称为“金十条”的关于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意见之后,证监会随后为资本市场画出具体落地图谱。
事实上,国务院的“金十条”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核心的提法在于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从这两个层面而言,资本市场可以为其提供的是涵盖主板、" 创业板、三板、四板以及债券市场和机构融资等多个链条的服务。
这些服务的市场皆在此次落地图谱中被提及,这份规划图目前进度如何?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如何改变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落地图谱
根据8月1日证监会发布的信息显示,这次资本市场落实“金十条”的图谱集中在九大领域,分别是发行注册制、 完善创业板、 " 新三板、 四板、 " 私募市场、 机构融资业务、公司债、 交易所债市和资产证券化。
首先是股权融资层面,在国务院会议的原文中,针对这一层面的篇幅并不大,仅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托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然而,落实到资本市场而言,确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所以,在证监会后来的落实规划中,可以看到股权融资功能被详细划分为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四板等多个层面。
其中,主板和创业板涉及最重要的改革无疑是发行注册制改革,现在,证监会为注册制添加了几个新的定语。
以往市场熟悉的中国式注册制改革关键词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最新的提法则是“符合我国实际、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
其中,预期明确与监管有力的提法值得注意。
2013年11月份提出新一轮"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后,作为兼具暂停发行最久与过渡注册制的改革备受关注,其间也遭遇不少“意外”,政策的“微调”与“不确定期”间或出现。
这种情况下,监管层提出“预期明确”或是一种新思路,比如在今年市场一度对于年内发行新股总量产生“恐惧”之际,证监会就首次对整体发行量做出了明确,指出年内发行一百家,并在此后多次释放每月均衡发行的信号。
除发行总量与节奏的明确外,对于目前经历各种政策“微调”的发行市场而言,各种审核政策的明确也急需落实,比如此前对于“超募”管理新思路后带来的定价影响、目前正在陆续公开的监管问答等。这种落实到各个发行审核环节的“预期明确”都对发行各方有极大影响。如果将视线拉得更远一些,渐行渐进的注册制轮廓究竟如何,对目前排队以及筹划奔向资本市场的各方都是重点,他们需要在得到更清晰的方向后谋划自身的资本路径。
注册制改革提法之外,创业板、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完善也被重点提及,三个层次市场未来的重点规划已初步落地,如未盈利高科技企业的上市之路、新三板的投融资机制丰富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监管框架即将出台等。
第二个层面则是债权融资层面,成立债券办公室后,证监会系统的债市发展规划也已日渐清晰。
最新的“金十条”中,可以看出债权融资是重点之一,国务院提出“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扩大公司债券发行主体范围,丰富债券发行方式,二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三是资产证券化业务。
其中前者提出将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主体扩展至所有公司制法人,这意味着公司债的主体将迎来大扩容。此外,新三板也获得新的债券融资工具,未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
后者则是对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整体规划,证监会提出要引导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和私募基金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
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推动力也得到明确,证监会提出要积极发展信贷资产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盘活资金存量。运用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设备租赁融资,盘活企业应收账款存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到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做好企业资产证券化取消行政审批后的制度修订、监管衔接,按照市场化原则扩大规模,加快推进。
第三个层面则是机构融资业务层面,涉及私募基金市场、" 券商基金资管业务。
其中,一个新提法值得注意,证监会提出要对证券公司资管、直投、理财等业务,以及基金公司子公司业务进行检查,清理不必要的环节,缩短融资链条,强化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
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针对基金子公司业务、券商资管业务的加强监管将会延续,以往机构大创新中遗留下来的通道化、简单化、低技术含量等问题将会得到改善。
进度扫描
“金十条”落地的三个层面已经明确,但要实际做到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对接实体经济,监管环节的放松与发展构架都需要落实,证监会最新提出的规划图谱进度究竟如何?
对于注册制而言,最新的进度来自于证券法的修改。今年5月份,证券法修订起草小组已经将修订稿提交至全国人大财经委审议,目前的时间表较为明确的是年底进行“一审”,明年年中争取通过三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监管层处获悉,目前,修订初稿已经在证监会内部" 公告传阅。
证券法的修订是对于注册制推动的最关键信号,因为在法定文件中将审核制转为注册制之后," 股票 发行注册制就得到真正开展的空间。
据记者了解,证监会此前在配合证券法修改过程中,组织参与提交意见的就包括发行部门,这意味着注册制的轮廓将通过证券法修改得到体现。
除" 法律层面的突破渐行渐进之外,一些与注册制改革相关的研究进展也在密集推进。
近年以来,证监会陆续邀请海外实行注册制的监管部门到会内进行讲座,介绍注册制经验,比如" 美国、香港、" 韩国等,这些对于完成“中国特色”的注册制改革将提供经验。
新三板的投融资机制改革也正迈向关键阶段,截至7月30日,66家主办券商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提交做市业务备案申请,其中46家主办券商已获得做市业务备案。
股转系统已组织78家主办券商进行了三轮做市业务仿真测试,对主办券商做市技术系统和业务运作进行了检验和完善。同时,挂牌公司对股票 采取做市转让方式总体非常认可,截至7月30日,已有40家挂牌公司启动了股票 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内部决策程序。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监管框架也在推进之中,在重新规划了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办公室之后,今年6月底,针对交易场所的现场检查正式开展。
在债权融资工具方面,资产证券化的最新进展值得关注,在该项业务被正式划分至新成立的债券办公室之后,其预定的备案制之路即将来临。
事实上,此次的落地规划中大部分内容在此前的新国九条中都有提及,按照此前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的进度,这些新“国九条”涉及的改革方向,大部分或能在年内见真章。(编辑 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