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专栏作家(资料图" align=middle src="http://i8.hexunimg.cn/2014-08-12/167442450.jpg">
曹中铭 财经专栏作家(资料图
日前,' howImage('stock','1_600155',this,event,'1770') 宝硕股份(' 600155,' 股吧)发布' 公告称,接到' target='_blank' >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宝硕股份被认定涉及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对外担保信披违规、定期报告虚增利润、货币资金虚假记载、人为调整2006年半上市公司因违规被处罚继而发布相关公告,这在如今的A股市场上其实太平常,不过,宝硕股份的公告背后却没有如此简单。
早在2006年10月份,宝硕股份因涉嫌虚假陈述被证监会河北证监局立案调查。普通的虚假陈述案件,没想到这一调查竟然历时八年之久。尽管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实施了处罚,但由于涉案人员均已离职,其效果无形中被严重打折。而且,对上市公司的罚款,最终还得由所有投资者埋单,这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宝硕股份违规案件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历时较长。此前违规案件一般历时三四年左右的时间结案,而该案则长达八年,时间成本较高。二是处罚再次折射出A股市场违规成本低的劣根性。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告,其违规行为涉及“五宗罪”,其中就包括财务造假这样的恶劣行径,但监管部门的处罚却是一“罚”了之。三是由于耗费的时间太长,即使是上市公司涉嫌虚假陈述,利益受损的投资者也很难进行诉讼维权,投资者合法权益被侵害。四是历时八年最终却来个不痛不痒的处罚,违规者没有受到严惩不说,也凸显出监管效率的低下。
事实上,宝硕股份只不过是市场上的一个缩影罢了。因为违规被立案,但监管部门迟迟没有给出处罚结果的大有人在。有统计' 数据显示,截止去年一季度,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累计四年以上的未决立案调查共有27起,涉及25家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并未就案件调查进展情况予以公开披露。不仅如此,监管部门在处理违规案件时,也不乏“拖泥带水”的现象。
因为财务造假,已遁入' 新三板的*ST炎黄2009年3月份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直到2012年12月份上市公司才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 行政处罚决定书 的公告》,此时其已处于被终止上市的前夜。因为隐瞒国债交易的丑闻,江苏琼花(现“' howImage('stock','2_002002',this,event,'1770') 鸿达兴业(' 002002,' 股吧)”)2004年被立案调查,2008年再次因违规遭到监管部门的立案调查,至今我们也不知道个中是怎么回事。与宝硕股份一样,相关责任人员也已经离开上市公司。
A股市场监管效率低下,一方面表现在对违规案件调查与结案费时太长上,另一方面也与处罚不到位密切相关。如针对' howImage('stock','1_600691',this,event,'1770') 阳煤化工(' 600691,' 股吧)虚增42亿元收入的造假行为,四川证监局开出了4张罚单,但诸如“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对责任人员“出具警示函”以及责令其参加培训等,都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已。对于这些所谓的处罚,有谁会把它当回事呢?还有连续五年财务造假连续六年亏损的' howImage('stock','1_600250',this,event,'1770') 南纺股份(' 600250,' 股吧),罚款50万元了事;新中其连续六年财务造假,性质恶劣自不待言,也是罚款结案。
宝硕股份违规行为历时八年才结案,既是A股市场监管效率低下的一大缩影,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监管不和谐的一面。其既是利益受损投资者的悲剧,亦是A股市场的悲剧,但这样的悲剧却不应再次被重演。
监管效率的低下,最终的受害者无疑是广大中小投资者与整个资本市场。要提高监管效率,除了对违规案件要限时结案之外,大幅度提高违规成本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在提高违规成本方面,虽然不乏有' howImage('stock','2_300268',this,event,'1770') 万福生科(' 300268,' 股吧)案、' howImage('stock','1_601788',this,event,'1770') 光大证券(' 601788,' 股吧)“乌龙指”等案例,但总体而言,监管部门皮鞭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占据多数。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高喊着要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高效的监管与严厉的惩罚,又拿什么来保护呢?(' 博客:曹中铭)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