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10月份后,A股' 大盘呈现震荡格局,沪综指主要围绕短期均线波动,显示多空分歧有所加大,上行动力略显不足。大盘持续波动令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行业确定性较高的板块开始获得更多资金关注。这些品种主要分为两类' 股票 :一是以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概念股,二是节能环保、农业等股票 。一方面,以医药股为代表品种' 业绩稳定,防御特征明显,医药板块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高居市场之首;节能环保、农业等品种四季度确定性预期较强,获得不少资金的青睐。
此类股票 走强的共同特点在于:随着经济增速重归低迷,加之市场前期涨幅已高,投资者风险偏好开始下移,而医药、环保等品种行业确定性较高,前期股价涨幅也有限,因此开始吸引资金持续流入。
市场各方都在期待的沪港通将于本月末通车,多家' 券商拿到车票。自"沪港通"的消息宣布以来,相关概念股在A股市场上都迎来不小的涨幅。对于许多内地投资者来说,更热衷于' 港股市场T+0回转制度和无涨跌幅限制等特点。这也是内地投资人对于港股市场最直观的印象。但是,A股与港股市场环境不尽相同,交易规则差距较大,投资者在做相应决策之前,也要充分考虑风险。
近日公布的重要经济' 数据对大盘形成了一定的影响,CPI数值创56个月以来新低,PPI连续的负增长,表明当前经济已经没有了通胀危险,这就为接下来' target='_blank' >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留存空间,央行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的举措也印证了这点,所以权重股展开了护盘,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目前仅是护盘,而不是又一波升势的开启,这点需要明确,尤其从周三的量能看,并没有明显放大。
面临2400点压力,充分的调
整很有必要,震荡消化才是
最近的主要走势,所以操作
上应该是有高点减仓,逢大
跌吃货,布局应该回避高位
' 个股。
综合而言,市场的上涨与投资者的信心增强密不可分,四中全会即将召开,改革预期不断强化,沪港通到了最后冲刺阶段等,都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升。由于10月面临外围股市波动、政策预期兑现等诸多扰动因素,确定性品种有望持续获得资金关注,建议投资者逢低积极配置,并择机了结前期炒作性质较高的题材股以及多数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