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由于A股' 行情的不断延续,市场融资环境好转,上市公司定增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市场共发行341个定增项目,超过2013年全年的266个项目,而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全年发行的定增项目数量仅分别为151个、175个和155个。2014年平均每个月有34个项目发行,而2013年平均每月只有21个项目。定增融资总额也在大幅提升。2013年虽然定增项目较多,但实际募资额度并没有比前几年增加很多,全年募资总额维持在3500亿元左右,而2014年前10个月的定向增发募资总额就已经超过5164.86亿元,规模同比增加近五成。
分析其中的原因,赚钱效应导致的市场活跃度提升以及上市公司融资意愿加强是市场定增项目火爆的重要动力。2013年以来,虽然' 大盘指数表现一般,但' 中小板块尤其是成长股板块涨幅惊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中小市值板块行情中,外延并购类机会很多,这也导致两个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一,市场出现比较明显的赚钱效应,其二,并购等融资项目快速增加。自开始时集中于传媒等TMT板块,到今年扩展到多个行业的近1000家上市公司,这也与定增项目的井喷相互匹配。2010年至2012年,全年定增项目仅维持在150个左右,2013年数量就增加至266个,到2014年发展速度则更快。
让很多定增参与者欢欣鼓舞的是,虽然定增项目发行数量和融资额度不断增加,但项目折价空间反而增大了。数据显示,2013年定增项目的折价水平约在17%左右,而2014年前10个月的折价水平提升到约22%,8月、9月的单月平均折价更是高达28%和33%,10月虽然有所回落,但也维持在23%左右。
折价空间的增加显然与市场短期的上涨相关。根据定价规则,定向增发项目的发行价原则上不低于增发预案' 公告前20日平均价的90%。而从预案公布到项目正式发行,往往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在今年市场整体震荡向上的背景下,折价率维持较高水平自然也不难理解。
一般意义上认为,较高折价率能给定增投资带来较大的安全垫,但由于定增项目投资普遍要锁定1年以上,在市场杠杆水平较高、累积较多涨幅的背景下,短期的折价保护能否覆盖未来一年内的股价风险,投资者需要在心中打一个问号。
笔者认为,这其中需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市场趋势可能转向。事实上,在' 上证指数突破2400点、宏观经济仍没有太大起色的情况下,已有不少机构开始提示市场未来的风险。从过去数年的投资实践经验看,一旦市场转向,在高位接棒且需要持股一年的定增投资者往往受伤较为惨痛。
另一方面,投资者需要冷静对待定增募投项目的发展前景,谨慎选择合适的定增项目。当前定增市场热情度较高,不排除有一些质地不好、估值偏高的项目也积累了不错的短期浮盈。面对长达一年的锁定期,投资者尤其要保持谨慎,只有真正优质的募投项目才能保证投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