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资料图)" align=middle src="http://i1.hexunimg.cn/2014-12-03/171039105.jpg">
皮海洲 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资料图)
11月28日是金逸影视IPO上会的日子。在此之前该公司与万达院线为争夺“院线第一股”而激战正酣,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即便是两家公司的上会时间,也都是安排在11月28日这一天。
不过就在上会的前两天,“院线第一股”之争风云突变。就在金逸影视上会过审的最后时刻,武汉' target='_blank' >国资委于11月26日挺身而出,指责金逸影视招股书严重失实。11月27日,武汉国资委致函中国' target='_blank' >证监会,斥责金逸影视造假,并提请证监会严肃查处。11月28日,金逸影视的上会事宜毫无悬念地被证监会予以取消。证监会的' 公告称,鉴于尚有相关事项落实,取消主板发审委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金逸影视的上市之路被武汉国资委将了一军。那么金逸影视又是什么事情惹得武汉国资委大动干戈的呢?说来这既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大事。因为在金逸影视的招股说明书里,武汉市国资委被列为了该公司2011年度第五大消费客户,消费金额96.5万元。之所以说是小事,是因为金额只有96.5万元,这笔金额对金逸影视的影响较为有限。之所以又是大事,是因为这96.5万元的消费对象是武汉国资委。官方信息显示武汉市国资委机关行政编制是75名。按照消费金额96.5万元计算,武汉市国资委人均一年花费1万多块钱看电影。这个影响就有些恶劣了。尤其是当前各级政府正在进行反腐工作,作为“史上最爱看电影的国资委”,武汉国资委难免会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武汉国资委当然要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形象。
武汉国资委的“将军”让金逸影视变得相当被动。虽然面对武汉国资委11月26日的指责,金逸影视于11月27日匆匆发布致歉公告,解释称武汉国资委是公司长期合作团体票客户,“96.5万元实为武汉国资委以及相关国资体系内的单位合计在本公司消费团体票的金额。上述简化处理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我们深表歉意。并对由此给武汉国资委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深刻反省。本公司在此向武汉国资委郑重道歉。”但金逸影视的致歉与解释显然没有被武汉国资委接受。
武汉国资委因此来了一个“连环将”。武汉国资委27日的官网声明称,经核实,“2011年武汉市国资委在金逸影视公司没有任何影视消费,金逸影视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有关武汉市国资委消费信息与事实不符,纯属虚构”。同时,武汉国资委方面公开了2011年度看电影的消费情况:“经核实,2011年武汉市国资委共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先模人物、管理人员观看教育影片4场,资金13100元。”并且,武汉国资委否认是金逸影视公司长期合作团体票客户。针对金逸影视致歉公告中声称96.5万元实为武汉市国资委以及相关国资体系内的单位合计在本公司消费团体票的金额,武汉国资委斥其“实属继续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武汉国资委的“将军”对于金逸影视来说无疑是致命的。金逸影视如果没有铁的事实,似乎很难化解。也正因如此,一个有目共睹的结果是,金逸影视的上会事宜被取消了。虽然证监会表示称“鉴于尚有相关事项落实”,但涉及到武汉国资委这件事项显然是不好落实的。或者落实的结果并不利于金逸影视。
而更要命之处在于,如果真的涉嫌造假的话,那么金逸影视的上市之旅也就宣告终结了。因为如果真的造假的话,问题恐怕就不限于武汉国资委这一件事情了。毕竟对于金逸影视来说,96.5万元的造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金逸影视如果真的造假,那么武汉国资委这件事情只不过是一不小心暴露出来的马脚而已。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来予以核查才能知晓了。(' 新浪博客:皮海洲)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